現在我們越來越關注和迷戀電子產品,殊不知它們讓我們更容易的患上了頸椎病,那么什么事頸椎病,應該對頸椎病有一個正確的認識,這樣才能提醒人們遠離頸椎病的危害,及早的就醫(yī)治療才對。
什么是頸椎病
頸椎病是指因頸椎退行性病變引起頸椎管或椎間孔變形、狹窄,刺激、壓迫頸部脊髓、神經根,引發(fā)相應臨床癥狀的疾病。主要表現為頸肩痛、頭暈頭痛、上肢麻木、肌肉萎縮、嚴重者下肢痙攣麻痹、行走困難,甚至癱瘓等。
頸椎病分為神經根型、脊髓型、交感型、椎動脈型。其中神經根型頸椎病最常見,約占頸椎病的60%~70%,主要表現為手臂有放射性疼痛或麻木,大部分可以保守治愈。脊髓型大多和椎管發(fā)育窄有關,有脊髓壓迫的癥狀,大多需要手術治療,表現為三點:一是單側或雙側下肢麻木、有沉重感,隨后逐漸出現行走困難;二是雙手無力,精細動作不靈活;三是部分患者出現膀胱和直腸功能障礙,如排尿費力、尿頻尿急尿不凈等。交感神經型癥狀表現多樣,涉及到身體許多部位,如眼干、眼澀、眼脹,頭暈、頭疼、頭皮發(fā)緊,耳鳴,咽癢、有異物感、口腔發(fā)麻,惡心嘔吐、腹脹,心慌、胸悶、氣短、喘不過氣,某一肢體發(fā)涼或發(fā)熱、多汗或無汗。椎動脈型則非常少見。
頸椎病誤區(qū)多
1、頸椎有骨質增生就一定是頸椎病。頸椎骨質增生(俗稱骨刺)是頸椎退行性改變的一種表現,如果沒有壓迫到神經脊髓,就不能診斷為頸椎病。它只是在提醒你要注意保護頸椎,不能再過度使用。但是,一旦頸椎骨質增生后,使得椎管、椎間孔、橫突孔等變得狹窄,造成脊髓、脊神經根和椎動脈受到刺激和壓迫,并出現某些癥狀,就是頸椎病了。
2、吃藥或者按摩能融化骨刺。經常有藥品或治療儀宣稱能將骨刺融化掉,這種說法是騙人的。吃藥或理療按摩可以緩解患處疼痛,但是骨刺一旦形成,唯一有用的方法就是保護好頸椎,防止病情發(fā)展。
3、頸部疼痛就是頸椎病。很多人都經歷過頸肩痛,但是頸肩痛不一定都是頸椎病引起的,最常見的原因是頸部肌肉和其他軟組織的勞損。
4、常戴圍領緩解病情。頸椎病手術后,患者需要在醫(yī)生指導下短期戴圍領。但是戴圍領時間過久,患者可能對其產生依賴性,導致頸部肌肉萎縮,適得其反。
5、頸椎錯位,扳一下就能好。由于大部分患者在去按摩之前不知道自己是否有椎管狹窄、骨折疏松、發(fā)育異常等疾病,如果貿然由非專業(yè)人員按摩是很危險的,手法整復頸椎更危險,極有可能導致癱瘓或癥狀加重。如果確實有需要,可以到醫(yī)院請專業(yè)骨科醫(yī)生治療。
如果自己的頸椎疼痛,就輕易聽信了大夫的話,按照頸椎的疾病治療了,不但沒有治療好,還會病上加病,給患者帶來了浪費和痛苦,所以頸椎病檢查一定要認真,避免疏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