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迫癥屬于我們身邊常見的一種疾病了,很多的朋友會出現(xiàn)該病的癥狀,從而影響到了他們的生活,強迫癥的出現(xiàn)必須要引起大家的關注,我們應當清楚的了解一些該病的治療辦未能才可以,往下看為大家介紹一下強迫癥的治療辦法有哪些呢。
強迫癥的治療辦法:
1)不理:不理是強迫癥患者最為明智的策略。如果強迫癥狀并沒有引起患者的焦慮反應,那么久而久之,它就會因為感到“無聊”而告退了。
2)不怕:對于強迫癥患者,其癥狀僅僅只是一種表象的東西,真正在后面起作用的是他們的不良個性和思維方式。強迫癥患者的首要任務,是其個性的重新塑造,改變自己的不良人格結(jié)構(gòu),樹立起自信,培養(yǎng)良好的心理素質(zhì),形成積極、樂觀、無畏、果敢的思維方式,而絕不是一心一意地企圖立刻消除癥狀。這項工作首先就要從自己對癥狀的態(tài)度上開始。
所謂“不怕”,并不是要抑制癥狀,你要想:癥狀出現(xiàn)就讓它出現(xiàn)吧,沒有什么大不了的。即使對我造成一點不利的影響,也是暫時的、有限的、可彌補的。如果我能不怕,不與之對抗,我的心理素質(zhì)就會越來越強,那么從長遠來看,我會越來越好,我也一定會成功和幸福的?梢,“不理、不怕、不對抗”這“三不”態(tài)度中“不怕”是最重要的,只有做到“不怕”,才能做到“不理”和“不對抗”。有些強迫癥患者雖然暗暗對自己念叨著對癥狀不理、不怕、不對抗,但他們實則是希望這么一念叨,強迫癥狀就會立即消除。所以在內(nèi)心深處,他們并沒有做到真正的不怕,因而也就不會有什么療效。
3)不對抗:不對抗的意思是“順其自然”。“順其自然”不是癥狀出現(xiàn)后放任自流,無所作為,而是按照正確的方向,去行動和努力,堅持正常的學習與生活,做自己應該做的事。“順其自然”不是讓你想看就看,而是要讓你忍受著一定的痛苦,堅持聽課學習。你可以通過認真思考、積極想象、善于質(zhì)疑等方式,讓自己更加投入到學習中去。這樣一來癥狀就越來越不能對你的學習與生活造成干擾,你對它的恐懼與焦慮也就會逐漸減輕。“順其自然”不光是在癥狀到來時要“為所當為”,在平時更要去做有價值、有意義、富于建設性的活動。這包括樹立目標,有所追求,增長學識,提高才干,建立起真的自信。積極地生活,培養(yǎng)廣泛的興趣,觀察、發(fā)掘、體驗生活中美好的事物,不逃避困難,正確對待挫折,培養(yǎng)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
強迫癥的病因:
一、心理社會因素:精神分析學派認為,強迫癥是強迫性人格的進一步發(fā)展。行為學家則認為,強迫癥的產(chǎn)生是由于刺激——反應出現(xiàn)過多重復導致焦慮,使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興奮和抑制失調(diào),從而導致異常習慣的形成,病理性認識和反射的建立,使沖動、思維和行動拘泥于固定的行為學習模式,這就是強迫癥的原因。
二、強迫癥的原因-遺傳:家系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患者的父母中有約5%~7%的人患有強迫癥,遠遠較普通人群高。另外由于人格特征主要受遺傳的影響,而人格特征又在強迫癥的發(fā)病中起一定作用,故也提示強迫癥與遺傳有關。在臨床上也觀察到,約2/3的強迫癥患者在病前即存在有強迫性人格。
三、強迫性人格的特征是,膽小怕事,謹小慎微,優(yōu)柔寡斷,嚴肅古板,辦事井井有條,力求一絲不茍,注重細節(jié),酷愛清潔。
四、生化:有人認為強迫癥患者5-ht能神經(jīng)系統(tǒng)活動減弱導致強迫癥產(chǎn)生,用增多5-ht生化遞質(zhì)的藥物可治療強迫癥,這也是強迫癥的原因。
以上的知識為大家介紹的就是治療強迫癥的措施了,強迫癥是目前極為多發(fā)的一種疾病了,而且會帶給我們較多的困擾和傷害,大家必須要正確的了解強迫癥的知識才可以,當出現(xiàn)了此病的癥狀之后,那么疾病的治療應當及時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