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之計在于春,春天是播種的季節(jié),萬事萬物也會乘機生長、復蘇,除此之外,氣溫回升,天氣變暖,痔瘡、肛瘺、肛裂等肛腸病一到春季就容易發(fā)作,便血、排便困難、肛門疼痛、腫物脫出輪番上陣,患者寢食難安,嚴重影響到工作、生活和學習。被肛腸病騷擾的患者心存疑惑,為何痔瘡常常來偷襲?對身體有哪些影響?該采取何種正確的治療方式?下面就來看看吧。
釋疑:春季為何痔瘡“來勢洶洶”?
從各大醫(yī)院了解到,近日來醫(yī)院就診的痔瘡患者比平時將近翻了一番,有些自行診治好幾年,春節(jié)剛過又發(fā)作了;有些已經到了很嚴重的地步,痔核卡在肛門口,用手都難得塞回去,患者疼痛難忍;還有些患者長期便血,導致缺鐵性貧血。
對此,專家解釋,冬季人們頻繁吃火鍋等辛辣刺激性食物,過年期間生活不規(guī)律,飯局牌局一個沒落下,春天一到,痔瘡也就乘暖“發(fā)飆”。此外,雖然春季天氣不錯,是個適合出游的好時節(jié),但*調節(jié)功能易紊亂,導致大便干結的情況,進而誘發(fā)痔瘡、肛裂等,由此可見,春季痔瘡高發(fā)就不足為奇了。
解惑:小痔瘡也會引發(fā)腸癌“大麻煩”
“很多人不重視肛腸病的早期診斷和治療,最后導致病情加重甚至惡化,還有不少腸癌被誤診為痔瘡,確診時已發(fā)展到中晚期。”專家解釋,其實很多肛腸疾病都是一點點積累起來的,生活中不少患者抱著僥幸心理,以為只要忍一忍,過幾天癥狀緩解就沒事了,其實這是不正確的,痔瘡是不可能自愈的。長時間置之不理,還會誘發(fā)直腸病變。因此,治痔瘡應從第一次出血開始,不宜久拖,同時,切忌自診自治,盲目治療。
對策:春季除痔正當時,術后恢復效果好
春季治療痔瘡是很好的一個時機,為什么這么說呢?專家指出,這是因為春天溫度適宜,有利于傷口恢復。除了治療外,患者還要注意日常的預防工作,每年進行一次例行的肛門直腸檢查,以防患于未然。飲食上要以清淡為主,切忌久坐久站,還要養(yǎng)成定時排便的好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