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哈與呵呵有啥樣心理區(qū)別
某日,在論壇上討論:大家在寫短信或論壇留言表示開心的笑時,會無意識地選擇“哈哈”與“呵呵”這兩種不同字眼。它們僅僅是一種習慣嗎?這種不同的習慣背后有著怎樣的心理線索?比如性別?性格?年齡?你習慣用哪一種?
慕容大師一發(fā)出此告示,隨即眾說紛紜:
anaume :別人我不知道啊,我聊天時,只有狂笑或和比較熟的朋友才會哈哈,至于呵呵么,就好像是和對方有距離感、是比較禮貌性質的,有時為了打破尷尬,有時是敷衍。我很少哈哈、呵呵,都用表情代替了。這只是我個人習慣哈~
李北容 :我是習慣用呵呵。我感覺我們東北人笑起來都是這個味兒的,比較正宗,也很有渲染力,很搞笑。現(xiàn)在要是總結一下,那可能是因為,我們那的話就是發(fā)呵呵的音比較容易吧。再說,哈哈太正常了,而呵呵聽起來就是特別的搞笑。我們大學時有過一段時間,大家也不知道從哪里來的笑料,反正成天就是呵呵呵地笑,有做鬼臉和夸張的意思。經典的笑法是:呵——呵——呵——,并且音高遞減。是從我們宿舍老大開始的。呵——呵——呵——
慕容 :不過好象周圍比我大的男性朋友都習慣用“呵呵”。每次我用“哈哈”對方用“呵呵”時我就覺得很有意思。就在想,同樣的意思,為什么大家的表達不同呢?有什么細微的差別嗎?看到“燦銳”和“omahom"爭論時分別用”哈哈“和”呵呵“,這種感覺就更強了。應該不僅僅是性別的差異吧。感覺好象“哈哈”更心無城府,而“呵呵”更包容寬大。當然這只是我的感覺。歡迎大家繼續(xù)加入討論!
狒狒:呵呵~~~我是喜歡和習慣用呵呵的。因為我覺得呵呵有總比哈哈更成熟的感覺,有種成熟的氣質在里面,而且我也發(fā)現(xiàn)很多中年男人在日常生活中也是很清淡地“呵呵”的笑。至于“哈哈”,我覺得更天真和純正一些。有點赤子之心直接袒露于外的感覺,就象彌勒菩薩一樣,讓人一看就知道他在“哈哈”大笑而不是“呵呵”的感覺。
陳燦銳 :哈哈!感覺哈哈更加豪爽,有種男性的認同。很奇怪,突然想到封神演義中的哼哈二將,英雄原型?!而且是一種比較粗線條的。贊同師姐哈哈”更心無城府‘的觀點。呵呵,我想到一個同學,發(fā)信息給我總是呵呵。是一種比較隨意的,或無為,順其自然的笑,或者更加平淡。
總之,從強度上說,哈哈的開心程度會比較強。從字分析,哈字的合表示正合我意;而呵的可表示事情達到可以的程度,還沒有正合我意的期望水平。如果這樣的話,從人格分析,哈哈的人格,快樂臨界值更低,體驗到快樂的機會更多,更加樂觀,知足長樂,這與彌勒菩薩(大肚佛)的意象相通。
哈哈,胡扯,但很快樂。
vhon :樓上分析的很有道理嘛!我個人是沒用過的.剛開始看人家用,覺得是挺有意思的,問過,也有人告訴過我每一個這類詞的個人的意思.我覺得用"呵呵"的人未必是真正上很成熟,應該是上網的時間很久的人,因為這似乎已經成了這樣世界中的一種習慣吧!雖和北容一樣是東北人,但是暫時是還沒用過"呵呵"與"哈哈"的.也許有一天,在網絡世界混熟了,也會習慣的用上吧!
小菜 :這個問題說到我心坎上了。不過對于我,不習慣用呵呵。因為這個詞被人們用的太多了,反而感覺有些生疏的樣子。哈哈呢,我比較喜歡,不過也確實情緒激烈。
所以,更多情況下,我喜歡用“嘿嘿”。更有一種俏皮和頑劣,不是么?
易者:覺得大家忽略了一個重要的區(qū)別:“呵呵”時嘴張得不開,聲音也不是很響亮。離掩口葫蘆比較接近,是較為女性化的方式。更進一步,“呵呵”很多時候是微笑,更多的是包容。所以慕容師姐就會覺得那些年長些的男士多“呵呵”。大家留意一下,申老師就多是“呵呵”式的微笑。
“哈哈”時嘴巴張得大大的,是肆無忌憚的那種?茨切┛裢娜嘶蚴且恍┐笕宋铮娪爸谐R姡┒紩x擇這種,而不是那種小家碧玉般的“呵呵”。另外,“哈哈”給人的是粗獷和大度...
忻尤 :個人似乎比較習慣用“呵呵”,感覺有會心一笑的味道。而“哈哈”確是要很開心的時候,那種開懷大笑的表情。的確女生也比較喜歡用“嘿嘿”,很可愛。
而,似乎如果只用一個“呵”的話,會是不開心或者無奈的時候的表情吧。也是一家之言了。:]
臨風聽雨 :感覺到生活中有些人會比較習慣于用"呵呵"。當然也就有那么另一些人喜歡用"哈哈"。對于我,對于不同的人,也有不同的用法。熟悉的人,講一些熱鬧的事的時候,會更偏重于"哈哈",而對于一些看來似乎比較是雅一些的東西則不知覺中就用了"呵呵"。
似乎,外向的人會更習慣用"哈哈"就似他們平日里習慣了的笑聲一般。而溫和的人則總是把"呵呵"作為回答!
那么"嘿嘿"呢?這好象也是大家聊天,特別是網絡聊天時特別喜歡用的一個詞。它與"哈哈"、"呵呵"又會有那些區(qū)別呢 ?
原軍超 :呵呵——一種內斂的笑,笑不露齒而多有保留,陰險的人也這樣笑:呵呵!
哈哈——心中的大暢快,由內而外,以前中國電影中的大壞蛋也這樣:哈哈!
我喜用呵呵,喜歡其中的沉靜。
題外話:我們威海年輕人之間發(fā)短信在某些與雙方之間都有關的陳述句之后會用一個哈字結尾。 比如:我等你哈!一起吃飯哈!這哈中代表一種約定,一種尊重,一種親切,一種信任 也意味深長。
慕容大師一發(fā)出此告示,隨即眾說紛紜:
anaume :別人我不知道啊,我聊天時,只有狂笑或和比較熟的朋友才會哈哈,至于呵呵么,就好像是和對方有距離感、是比較禮貌性質的,有時為了打破尷尬,有時是敷衍。我很少哈哈、呵呵,都用表情代替了。這只是我個人習慣哈~
李北容 :我是習慣用呵呵。我感覺我們東北人笑起來都是這個味兒的,比較正宗,也很有渲染力,很搞笑。現(xiàn)在要是總結一下,那可能是因為,我們那的話就是發(fā)呵呵的音比較容易吧。再說,哈哈太正常了,而呵呵聽起來就是特別的搞笑。我們大學時有過一段時間,大家也不知道從哪里來的笑料,反正成天就是呵呵呵地笑,有做鬼臉和夸張的意思。經典的笑法是:呵——呵——呵——,并且音高遞減。是從我們宿舍老大開始的。呵——呵——呵——
慕容 :不過好象周圍比我大的男性朋友都習慣用“呵呵”。每次我用“哈哈”對方用“呵呵”時我就覺得很有意思。就在想,同樣的意思,為什么大家的表達不同呢?有什么細微的差別嗎?看到“燦銳”和“omahom"爭論時分別用”哈哈“和”呵呵“,這種感覺就更強了。應該不僅僅是性別的差異吧。感覺好象“哈哈”更心無城府,而“呵呵”更包容寬大。當然這只是我的感覺。歡迎大家繼續(xù)加入討論!
狒狒:呵呵~~~我是喜歡和習慣用呵呵的。因為我覺得呵呵有總比哈哈更成熟的感覺,有種成熟的氣質在里面,而且我也發(fā)現(xiàn)很多中年男人在日常生活中也是很清淡地“呵呵”的笑。至于“哈哈”,我覺得更天真和純正一些。有點赤子之心直接袒露于外的感覺,就象彌勒菩薩一樣,讓人一看就知道他在“哈哈”大笑而不是“呵呵”的感覺。
陳燦銳 :哈哈!感覺哈哈更加豪爽,有種男性的認同。很奇怪,突然想到封神演義中的哼哈二將,英雄原型?!而且是一種比較粗線條的。贊同師姐哈哈”更心無城府‘的觀點。呵呵,我想到一個同學,發(fā)信息給我總是呵呵。是一種比較隨意的,或無為,順其自然的笑,或者更加平淡。
總之,從強度上說,哈哈的開心程度會比較強。從字分析,哈字的合表示正合我意;而呵的可表示事情達到可以的程度,還沒有正合我意的期望水平。如果這樣的話,從人格分析,哈哈的人格,快樂臨界值更低,體驗到快樂的機會更多,更加樂觀,知足長樂,這與彌勒菩薩(大肚佛)的意象相通。
哈哈,胡扯,但很快樂。
vhon :樓上分析的很有道理嘛!我個人是沒用過的.剛開始看人家用,覺得是挺有意思的,問過,也有人告訴過我每一個這類詞的個人的意思.我覺得用"呵呵"的人未必是真正上很成熟,應該是上網的時間很久的人,因為這似乎已經成了這樣世界中的一種習慣吧!雖和北容一樣是東北人,但是暫時是還沒用過"呵呵"與"哈哈"的.也許有一天,在網絡世界混熟了,也會習慣的用上吧!
小菜 :這個問題說到我心坎上了。不過對于我,不習慣用呵呵。因為這個詞被人們用的太多了,反而感覺有些生疏的樣子。哈哈呢,我比較喜歡,不過也確實情緒激烈。
所以,更多情況下,我喜歡用“嘿嘿”。更有一種俏皮和頑劣,不是么?
易者:覺得大家忽略了一個重要的區(qū)別:“呵呵”時嘴張得不開,聲音也不是很響亮。離掩口葫蘆比較接近,是較為女性化的方式。更進一步,“呵呵”很多時候是微笑,更多的是包容。所以慕容師姐就會覺得那些年長些的男士多“呵呵”。大家留意一下,申老師就多是“呵呵”式的微笑。
“哈哈”時嘴巴張得大大的,是肆無忌憚的那種?茨切┛裢娜嘶蚴且恍┐笕宋铮娪爸谐R姡┒紩x擇這種,而不是那種小家碧玉般的“呵呵”。另外,“哈哈”給人的是粗獷和大度...
忻尤 :個人似乎比較習慣用“呵呵”,感覺有會心一笑的味道。而“哈哈”確是要很開心的時候,那種開懷大笑的表情。的確女生也比較喜歡用“嘿嘿”,很可愛。
而,似乎如果只用一個“呵”的話,會是不開心或者無奈的時候的表情吧。也是一家之言了。:]
臨風聽雨 :感覺到生活中有些人會比較習慣于用"呵呵"。當然也就有那么另一些人喜歡用"哈哈"。對于我,對于不同的人,也有不同的用法。熟悉的人,講一些熱鬧的事的時候,會更偏重于"哈哈",而對于一些看來似乎比較是雅一些的東西則不知覺中就用了"呵呵"。
似乎,外向的人會更習慣用"哈哈"就似他們平日里習慣了的笑聲一般。而溫和的人則總是把"呵呵"作為回答!
那么"嘿嘿"呢?這好象也是大家聊天,特別是網絡聊天時特別喜歡用的一個詞。它與"哈哈"、"呵呵"又會有那些區(qū)別呢 ?
原軍超 :呵呵——一種內斂的笑,笑不露齒而多有保留,陰險的人也這樣笑:呵呵!
哈哈——心中的大暢快,由內而外,以前中國電影中的大壞蛋也這樣:哈哈!
我喜用呵呵,喜歡其中的沉靜。
題外話:我們威海年輕人之間發(fā)短信在某些與雙方之間都有關的陳述句之后會用一個哈字結尾。 比如:我等你哈!一起吃飯哈!這哈中代表一種約定,一種尊重,一種親切,一種信任 也意味深長。
相關文章
-
有些道理需要隨著時間的改變才會明白!無論是生理還是心理。在當代,心理健康問題令全社會堪憂,所謂一個人的健康,已不僅僅只是指身體方面的健康。體格的健康已漸漸進入人們的視線。
-
必備的20種心理調節(jié)措施心理壓力即精神壓力。壓力過大、過多會損害身體健康,現(xiàn)代醫(yī)學證明,心理壓力會削弱人體免疫系統(tǒng),從而使外界致病因素引起機體患
-
減肥人的心理你知道多少減肥人的心理有哪些?現(xiàn)在的人都在減肥,用各種方法也要使自己的身體有型,平時的心理保健也很重要的!心理健康才是我們關心的!也
-
工作壓力大怎么辦 減壓的10種食物在現(xiàn)在這個生活中,我們都知道生活節(jié)奏也是越來越快了,而且導致很多人的壓力也是非常大的,尤其是對于一些男性來說,而且職場中
-
孕期不應有的十種心理其實在生活中我們大家都知道懷孕的時候心態(tài)也是非常關鍵的,而且很多人都不知道應該怎么樣更好的去保持一些良好的心情和心態(tài),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