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8款最適合處暑養(yǎng)生的食譜
處暑馬上就要來了,這是一年暑氣將近結束的時候,進入處暑之后,天氣也會逐漸變涼。隨著天氣的改變,我們的養(yǎng)生飲食也會跟著發(fā)生變化。那么大家知道處暑養(yǎng)生該吃什么嗎?下面,讓我為大家介紹最適合處暑養(yǎng)生的8款營養(yǎng)滋潤的食譜。
芝麻菠菜
原料:鮮菠菜500克,熟芝麻15克,鹽、香油、味精各適量。
做法:菠菜去根洗凈,在開水鍋中滾燙一下,撈出浸入涼水中,涼后撈出淋干水分,切成段,放入盤內(nèi),分別加入鹽、味精、香油,攪拌均勻,再將芝麻撒在菠菜上即可。
功效:補肝益腎,開胸潤燥。
百合蓮子湯
原料:干百合100克,干蓮子75克,冰糖75克。
做法:百合浸水一夜后,沖洗干凈。蓮子浸泡4小時,沖洗干凈。將百合、蓮子置入清水鍋內(nèi),武火煮沸后,加入冰糖,改文火續(xù)煮40分鐘即可食用。
功效:安神養(yǎng)心,健脾和胃。
沙參粥
原料:沙參15~30克,粳米50克,冰糖適量。
制作:先將沙參搗碎,加水煎取藥汁后去渣,然后將藥汁與粳米同入沙鍋,再加水適量,以文火煮粥,待粥將熟時,加入冰糖稍煮片刻即可。
功效:滋陰清熱、潤肺養(yǎng)胃、祛痰止咳。
石斛粥
原料:鮮石斛30克,粳米50克,冰糖適量。
制作:先將石斛以水200毫升,文火久煎取汁約100毫升,再將藥汁與粳米同人沙鍋,加水400毫升左右,煮成稀粥,放人冰糖攪勻。每日早、晚稍溫頓服。
功效:滋陰、生津、養(yǎng)胃。
青椒拌豆腐
原料:豆腐1塊,青椒3個,香菜10克,香油、鹽、味精各適量。
做法:豆腐用開水燙透,撈出晾涼,切成1厘米見方小丁。青椒用開水焯一下,切碎,香菜切末。將豆腐、青椒、香菜及香油、鹽、味精等攪拌均勻,盛入盤內(nèi)即可。
功效:益氣寬中,生津潤燥,清熱解毒。對胃口不開,食欲不振者尤其適合。
首烏丹參蜜糖飲
原料:制首烏15克,丹參15克,蜂蜜25克。
做法:先將制首烏、丹參洗干凈,同入沙鍋加水適量熬煎湯汁,然后去渣留取藥汁,趁熱將蜂蜜調(diào)入攪勻服食。
功效:滋陰潤燥、活血通絡。
沙參心肺湯
原料:沙參15克,玉竹15克,豬肺1500克,豬心1個,細蔥、精鹽各適量。
做法:將沙參、玉竹用清水漂洗干凈后,再用紗布袋裝好備用。將豬肺、豬心擠盡血污,沖洗干凈,與藥袋同入沙鍋,再放入細蔥,加水適量,先用武火燒沸,后改用文火慢燉,待豬心肺熟透,除去藥袋,加入精鹽調(diào)味即成。
功效:滋陰潤燥。
參萄酒
原料:人參20克,葡萄100克,白酒500克。
做法:將人參碎成小段,葡萄絞取其汁,備用,將葡萄汁與白酒相合、攪勻,倒入干凈瓶中,加人人參,加蓋密封,置放于陰涼處。經(jīng)常搖動,經(jīng)7日后便可開封取飲
功效:補氣生津、安心神、強筋骨。
夏季損耗了我們太多的陽氣,導致脾胃變得虛弱。因此,處暑養(yǎng)生應注重健脾和滋潤,大家可以在處暑多吃以上幾種食物來健脾補氣,預防秋燥。
-
秋季保健小常識 “三拒絕”讓你安度涼秋有很多的人們在秋天里的時候,并不知道應該如何正確的保健才能夠保護我們的身體,更加的健康和長壽,那么秋季保健的小常識到底是
-
秋季老年人的養(yǎng)生方法有哪些老年人在秋季應該要多喝水,補充身體需要的水分,這樣可以避免秋季干燥對皮膚造成的損傷,天氣干燥時需要格外注意皮膚的保濕工作
-
秋冬季洗澡太勤皮膚“受不了” 每周一到兩次即可渡過了炎熱的夏季,隨著天氣的逐漸轉冷,秋季也到來了,那么秋季到了之后,天氣也開始變得干燥,那么我們洗澡后總是會出現(xiàn)皮膚干
-
秋季養(yǎng)生的方法有哪些最近應該要注意多喝水,平時應該要做好腎臟的調(diào)養(yǎng)工作,盡量少吃刺激性的食物,不宜吃油炸類的食物,應該要控制脂肪的攝入量,秋
-
秋季吃什么食物對身體好秋季可以適當吃一些豆制品,經(jīng)常吃豆制品可以補充身體需要的優(yōu)質(zhì)蛋白,適當喝豆?jié){具有滋補身體的作用,并且能夠起到降低膽固醇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