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養(yǎng)胃必備的三款養(yǎng)胃湯
冬季天氣寒冷是各種疾病的易發(fā)期,胃病也跟著湊熱鬧,我們常說胃病要三分靠治,七分靠養(yǎng),那么我們該如何養(yǎng)胃呢?下面中醫(yī)為大家?guī)砹巳铕B(yǎng)胃粥,不妨每天多喝點。
1、麥芽谷芽陳腎湯
用料:麥芽15g、谷芽15g、鴨屯1個、姜片適量。
做法:將鴨腎洗凈切片,再與洗凈的藥材一同放進燉盅內(nèi),加清水300ml,隔水燉2小時,調(diào)味即成。
功效:麥芽甘、平,歸脾、胃、肝經(jīng),能消食和中,常用于食積不化;谷芽甘、平,歸脾、胃經(jīng),能消食健胃,常用于米、面、薯、芋食滯證,即“面滯”及脾虛食少,功似麥芽而力較緩,兩者為飲食不化之常用藥物;鴨腎性溫味甘,有健脾清滯的作用,廣東民間常用于輔助治療小兒、老人厭食癥。共用有健脾、行氣、消食的作用。
適用人群:飲食過度導致消化不良、上腹飽脹、食欲不振者。
2、黨參苓術(shù)燉牛腱湯
用料:黨參15g、云苓8g、白術(shù)3g、牛腱120g、姜片適量。
做法:將牛腱洗凈切片并汆水,再與洗凈的藥材一同放進燉盅內(nèi),加清水300ml,隔水燉2小時,調(diào)味即成。
功效:黨參味甘性平,能補益中氣;白術(shù)味甘微苦,性溫,補脾益氣,燥濕利水;云苓能健脾利水,寧心安神;牛腱能補益中氣,養(yǎng)心寧神。共用能健脾化濕。
適用人群:可用于脾胃虛弱癥見神疲乏力、食少便溏、脘腹脹悶、舌淡苔白者。
3、參芪猴頭菇燉雞
用料:猴頭菇100克,母雞1只(約750克),黃芪、黨參、大棗各10克,姜片、蔥、紹酒、清湯、淀粉各適量。
將猴頭菇洗凈去蒂,發(fā)脹后擠干水,切片待用。將所有材料放入燉盅內(nèi),文火慢燉。
功效:此湯水具有補氣、健脾、養(yǎng)胃的作用。
相關文章
-
西紅柿可吸收腸內(nèi)脂肪有助于減肥減肥是這個時代時尚圈的主旋律,不管男女老少,不管是為了美貌還是健康,減肥都是一個常被談起的話題,減肥的方式五花八門,運動
-
四款夏季常備的養(yǎng)生湯夏季炎熱食欲不佳,不妨試試喝一些養(yǎng)生湯。
-
能解暑清熱的幾味中藥此類藥物功能清泄里熱,解除熱毒,涼血瀉熱,主要用于熱性體質(zhì)和里熱證候。
-
善養(yǎng)生者,必知養(yǎng)氣!人生一口氣,氣聚則生,氣亡則死。
-
老年朋友“排得暢”才能身體好,食療方法最靠譜老年人身體比起年輕人,更易發(fā)生病變,從中醫(yī)角度來說,這是因為年紀變大導致身體排毒功能低下所產(chǎn)生的后果,而這其中老年人便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