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黃帝內經》里的養(yǎng)生智慧
隨著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養(yǎng)生已成為當下最熱門的討論話題和生活日常,下到剛出生的小寶寶去做中醫(yī)推拿,幫助緩解腸絞痛,上到百歲老人食療養(yǎng)生助排毒,延年益壽,傳統(tǒng)的中醫(yī)智慧被重新推到了高點,其中《黃帝內經》更是人們的養(yǎng)生參照圣書。
《黃帝內經》是中國傳統(tǒng)醫(yī)學四大經典著作之一,其主張的養(yǎng)生、攝生、長壽、延年,正符合了現代社會的人們的養(yǎng)生觀念。學習了解《黃帝內經》內的養(yǎng)生智慧,我們將受益非淺。
1.“飲食有節(jié)制,起居有規(guī)律,不妄事操勞”;肆欲縱色,耗散精氣,喝酒行房事,此行差也。
2.“唾沫吐得太遠,有傷元氣”。
3.“恬淡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 ”。沒有非分之想,平和安寧,真氣保存體內,形影不離,病不傷也。
4.“仁者壽也:胸懷寬廣者,益壽;反之。胸懷狹隘者,不益健康有害生命”;德行不克,縱服玉液金丹,未能延壽;道德日全者不祈善而有福,不求壽而自延,此養(yǎng)生之大旨也。注重道德修養(yǎng):“浩然正氣”有利于身心健康……
5.“如果連自己都不能塬諒的人,怎能心如止水”“還在判斷值與不值得,可見心中還有衡量,還是有‘氣根’”。
6.“悲哀愁憂則心動,心動則五臟六腑皆搖。”就是說:情緒不穩(wěn)定,什么病都來了。
7.“五谷為養(yǎng),五果為助,五畜為益,五菜為充,氣味合而服之,以補精益氣。" “安生之本,必資于食;不知食宜,不足以存生也。”
8.大病大汗后不可冷水浴,太餓太飽都不可沐浴;晨起叁千步,睡前泡足浴;足浴,可以促睡眠;春天洗腳,升陽固脫;夏天洗腳,暑濕可去;秋天洗腳,肺潤腸濡;冬天洗腳,丹田溫灼。
9.“起居有常,衛(wèi)生合理”。春叁月:應晚睡早起,漫步于庭院,舒緩身體;夏叁月:晚睡早起,不怕白天長,胸中無怒氣,違反傷心;秋叁月:早臥早起,使神志保持安寧,違之傷肺;冬叁月:早睡晚起,藏陽除寒,違之傷腎。
10.“睡眠是重要之重”能睡者長壽也;“一夕不臥,百日不復之說”。“會吃不如會睡,吃人參不如睡五更”,“為道之百編,而臥最為首” 即為睡覺最重要。古人曰“睡眠,要先睡心,后睡眠”(即安定心神睡覺)
11.“不妄作勞,勞作不過量,不要隨便付出體力”“久視傷血,久臥傷氣,久坐傷肉,久立傷骨,久行傷筋。”
12.“圣人春夏養(yǎng)陽,秋冬養(yǎng)陰”,既春夏保養(yǎng)心和肝,秋冬保養(yǎng)肺和腎。
13.木梳 :晨起叁千下號稱“木梳丹”;梳頭有疏通絡脈,促進頭部血液循環(huán),延年益壽的作用。
14.百歲老人,以素食長壽;對他們健康長壽有直接的影響:“所食愈少,心愈開,年愈益;所食愈多,心愈塞,年愈損。”“多飲傷神,厚味昏神,飽食悶神。”“心地善良,熱愛活動,熱愛勞動”是百歲老人的共同點。
15.古人曰“讀書也是保健的方法”。讀書養(yǎng)生:“病須書卷作良醫(yī)”陸游說;“一日不讀書,心臆無佳想;一月不讀書,耳目失精爽。” “體氣多病,得以名人文集讀之,亦足以養(yǎng)病。”
16.《黃帝內經》養(yǎng)生五難: “名利不利,此為一難;喜怒不除,此為二難;聲色不凈,此為叁難;滋味不絕,此為四難;神虛精散,此為五難;五難絕,壽自延。”乾隆皇帝養(yǎng)生經:“吐納肺腑,活動筋骨,十常四勿,適時進補。”十常即為:齒常叩,津常咽,鼻常揉,耳常彈,睛常運,面常搓,足常摩,肛常提,肢常伸,腹常旋。四勿:吃飯勿言,睡覺勿語,喝酒勿醉,色勿迷。
-
女性如果沒有性生活會得婦科病嗎?很多人都認為婦科病一定與性生活有關,甚至有的人還認為有婦科病的女性私生活不檢點。這其實是很無知的言論,因為與性生活有關的
-
這些原因讓你看著比同齡人更顯老很多的年輕人雖然年齡比較小,但是身體和面貌和年長的人非常的相似,也就是說提前衰老了。生活中很多的惡習和不良的習性都會導致
-
告訴你為什么吃中藥需要忌口實踐證明,吃中藥忌口是有一定道理的。因為我們平時食用的形形色色的食物具有各自的性能,對疾病的發(fā)生、發(fā)展和藥物的治療作用均
-
沒有性生活也會得婦科病嗎很多人都認為婦科病一定與性生活有關,甚至有的人還認為有婦科病的女性私生活不檢點。這其實是很無知的言論,因為與性生活有關的
-
HPV疫苗接種期間可以過性生活嗎?看完你就知道了HPV是人乳頭瘤病毒,分為低危和高危兩種類型,低危型HPV(如6、11)會誘發(fā)一系列生殖器疣。高危型HPV共15種,其中以16和18為代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