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緒上的蝴蝶效應要預防
1960年,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教授洛倫茲,在研究“長期天氣預報”問題時,出現了疑難問題,她在計算機上用一組簡化數據模擬天氣的變化,原本想利用計算機的高速運算來提高天氣預報的準確性。但是,事與愿違,多次計算表明,初始條件的極微小差異,會導致計算結果的很大不同,而那些被忽略的次要因素卻可能對預防結果產生重大影響,導致錯誤的結論。洛倫茲發(fā)現了微小差異導致巨大反應,她用一種形象的比喻來表達這個發(fā)現:一只小小的蝴蝶在巴西上空振動翅膀,它扇動起來的小小旋渦與其它氣流匯合,可能在一個月后的美國得克薩斯洲會引起一場風暴———這就是混沌學中著名的“蝴蝶效應”。
人們在情緒上也有類似的“蝴蝶效應”。一絲不快的心情或許會導致一天的心境不快,或許不啻會引起諸多煩惱,或許還會引來一連串的厄運。有這樣一絆腳石漫畫,一個人在單位被領導訓了一頓,心里很惱火,回家后沖妻子發(fā)起了脾氣,妻子莫名其妙的被訓,也很生氣,就摔門而去。走在街上,一條寵物狗擋在了她的面前,還“汪汪”叫喚,妻子更生氣了,就一腳踢過去,寵物狗從來沒受過如此待遇,驚慌地狂奔而去,路過一個老人面前,把老人嚇了一跳,正巧這位老人有心臟病,被突然沖出的小狗一嚇,當場心臟病發(fā)作,不治身亡。一種不良情緒的發(fā)泄,導致一位老人喪生,說起來似乎像天方夜談,現實生活中卻不乏實例。
“蝴蝶效應”的理論告誡我們:要堅持注意初始條件的微小差別,要對這方面的微小差別保持高度的“敏感性”,及時調整自己的心態(tài)和情緒,時刻保持一種健康清醒的心態(tài)。如果你有一個健康的心態(tài)面對生活,你的生活自然會充滿陽光。或許偶然不可避免地也會產生負面情緒,但只要明白了“蝴蝶效應”的危害,你就會及時注意調整,防微杜漸;即使遇到意外的委屈,甚至屈辱,你也一定會處理的大度、得體。那么,你的生活自然就會陽光燦爛了!
-
有正確的自我觀念 心理更健康心理健康是如今很多人都追求的,但是現實中我們總是會受到來自各方各面的人的壓力,因此心理健康就很難維持。尤其是青少年,更容
-
青少年好勝虛榮心理要克制處于青春期的孩子如果不注重心理健康,很容易走進心理誤區(qū),很多孩子正是因為這樣才會患上一些心理疾病。如今,青春期的孩子為什
-
90后大學生 容易踏入心理陷阱90后這一代人,沒有70后的樸實,沒有80后的沖勁,給人一種十分叛逆的感覺。很多90后的大學生從來都不注重心理健康,很容易走進心
-
家長要預防孩子青春期社交障礙我們每天在工作中和生活中都會和比人打交道,這樣的行為可以說是一種社交。但是,諸位有沒有發(fā)現,現在很多的孩子在青春期的時候
-
處在青春期 怎么調節(jié)自己的情緒每個人都會有情緒,每個人都會有青春期,青春期和情緒是密不可分的,也是和心理健康有關聯的。因為,處在青春期的時候,自己的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