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士康,跳并悲傷著——驚天內(nèi)幕亟待解
5月27日消息,據(jù)臺灣媒體報道,對于此前有謠傳富士康發(fā)生第13跳起跳樓事件,鴻海集團發(fā)言人副總丁祈安27日中午表示,“第13跳”是外傳的假消息,正式否認富士康有“第13跳”。
我相信很多人知道富士康不是因為這個企業(yè)的產(chǎn)品有多知名,而是關(guān)于其頻繁的跳樓事件。尤其是近段時
間,發(fā)生了多起跳樓事件,更是把“富士康”推到了輿論的風口浪尖。我不禁想問:富士康到底是怎么了?
郭臺銘的大名我想很多人都聽過,也可以說如雷貫耳,他所執(zhí)掌的富士康一路披荊斬棘一路高歌猛進,一
路走到世界知名!原本應(yīng)該享受勝利的喜悅和收獲的快樂的富士康,卻伴隨著一個“跳”字走到現(xiàn)在!作為一家知名企業(yè),我想,能夠進入其工作,應(yīng)該是很多人的夢想,無論是普通員工還是企業(yè)高管,都應(yīng)該是笑,并快樂著的,而現(xiàn)實卻是,跳,并悲傷著!前幾天看CCTV的一個報道,還專門講了富士康員工接二連三跳樓的事件,但是無論是企業(yè)普通員工還是高管,均未給出令人信服的緣由來。不是我懷疑他們的言辭,只是我實在想不通!無論是跟死者共處一室的室友還是死者的親人,都不相信那一個個鮮活的生命為什么在毫無征兆的前提下而自尋短見!
盧新,24歲,2009年8月進入富士康集團,在這場集團為入職新人舉行的才藝大賽中,剛剛踏出校門的他還獲得了一個二等獎。然而就是這個酷愛音樂,還參加過快樂男生的小伙子,卻在今年5月6號凌晨選擇的縱身一跳,用一種極端的方式結(jié)束了自己年輕的生命。在這些死者當中,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盧新,一是他還那么年輕,二是他那么充滿活力。一個熱愛音樂熱愛歌唱的小伙子,為什么也選擇這樣一種極端的方式去結(jié)束自己年輕且寶貴的生命?!我真的百思不得其解!即便是看完央視的這期節(jié)目,我仍然沒有找到答案�;蛟S,我只是一個局外人,根本不了解富士康內(nèi)部到底是否隱藏著什么蹊蹺,但是,作為同樣年輕同樣在職場辛苦打拼的我,真的無法理解!很多人會說,工作壓力大,心理承受不了,那么我想問,你要是覺得這個地方不適合你,跟你的想象相距甚遠,那么你可以選擇離開,可以選擇其它途徑,那樣也不至于選擇自殺��!盧新、祝晨明、饒淑琴、田玉、馬向前這一個個名字,在這驚天一跳之后就永遠離我們而去了!我不是心里學家,我也不知道他們心生跳樓念頭的那一瞬間究竟在想什么?或者他們看到了什么聽到了什么,而這一切,都隨著他們的一跳而成為了永遠的秘密。
一直以來,在我看來,自殺就是在逃避,是一種不負責任的做法!你可以痛快的在一瞬間解脫,可那些深愛著你的家人、朋友們怎么辦?尤其是辛辛苦苦把你拉扯大的父母怎么辦?所以,一個人活著,不是為你自己,而是為了所有愛你的人!我一直堅信,這些自殺的員工,絕不是頭腦發(fā)熱一時沖動,而是在他們內(nèi)心深處,被一種冥冥的力量所束縛,一步步將其引入深淵!這些死者都熱愛生活熱愛自己的家人,他們不會輕易的選擇輕生,但是事實擺在我們眼前,我們卻不知其真相,多么的可悲多么的可笑!
富士康,仿佛一座深宅大院,里面到底有什么懸疑,有什么機關(guān),我不得而知,但是我知道,導(dǎo)致那一個
個鮮活的生命走向死亡的黑手,一定藏匿其中,所以,我希望這個謎團可以早日解開!
-
有正確的自我觀念 心理更健康心理健康是如今很多人都追求的,但是現(xiàn)實中我們總是會受到來自各方各面的人的壓力,因此心理健康就很難維持。尤其是青少年,更容
-
青少年好勝虛榮心理要克制處于青春期的孩子如果不注重心理健康,很容易走進心理誤區(qū),很多孩子正是因為這樣才會患上一些心理疾病。如今,青春期的孩子為什
-
90后大學生 容易踏入心理陷阱90后這一代人,沒有70后的樸實,沒有80后的沖勁,給人一種十分叛逆的感覺。很多90后的大學生從來都不注重心理健康,很容易走進心
-
家長要預(yù)防孩子青春期社交障礙我們每天在工作中和生活中都會和比人打交道,這樣的行為可以說是一種社交。但是,諸位有沒有發(fā)現(xiàn),現(xiàn)在很多的孩子在青春期的時候
-
處在青春期 怎么調(diào)節(jié)自己的情緒每個人都會有情緒,每個人都會有青春期,青春期和情緒是密不可分的,也是和心理健康有關(guān)聯(lián)的。因為,處在青春期的時候,自己的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