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兒開車撞死生母 暴露國內家庭心理教育嚴重缺失
“一個受過高等教育,口口聲聲說自己懂法的人,卻用如此殘忍的方式殺害了自己的親生母親,不得不讓人感到心酸。”近日,一名叫李某的女性開車將生母王萍 ( 化名 ) 撞傷,隨后母親被送往醫(yī)院搶救無效死亡,女兒開車撞死親生母親的事情聽起來不可思議,卻實實在在的發(fā)生了。這一人間慘劇的上演,著實暴露了國內家庭心理教育的嚴重缺失。
事件回放:女兒駕車撞死親生母親
據(jù)警方介紹,李某出生于一個富裕的家庭,母親經(jīng)營著一家企業(yè)。大學畢業(yè)后,李某在工作之余與朋友合伙開了一家美容院。在經(jīng)營過程中,因為資金緊張,李某向母親王萍借了 120 萬元。因生意經(jīng)營得不順利,王萍向李某索要當初的借款和利息,李某便將美容院出兌,出兌款要數(shù)月后才能到賬。“母親催款催得特別急,我們之間的關系越來越緊張。”
隨后李某起了殺母之心,她在哈爾濱購買了作案用的假發(fā)套、眼鏡,并在不用留下任何身份證明的小攤上購買了手機卡。 6 月 1 日,她乘坐火車到達北京后,立即購買 2 日返回哈爾濱的火車票,并提前在網(wǎng)上以 1.1 萬元買了一輛老款豐田佳美轎車。
6 月 4 日,慘案發(fā)生了。李某用事先準備好的具有“變聲”功能的手機給母親王萍打電話,謊稱是快遞員。王萍信以為真,下樓后即被親生女兒撞死。
心理咨詢師沈雁點評:以“寵”代愛 國內家庭教育缺失真正的“愛”
父母對孩子的愛是讓孩子慢慢的成長為獨立的人,而不是越來越依附父母,甚至是離不開父母。“現(xiàn)在很多父母給孩子買衣服、買玩具是非�?犊�,但對孩子如何做人卻忽視了,導致了很多孩子以自我為中心。缺乏社會公德心,長此以往,一幕幕慘劇的發(fā)生就成了必然。”
在家庭教育中,一些家長對子女以“寵”代愛、以“慣”代教,給孩子帶來了一些生理和心理問題。孩子和家庭的問題,也是社會問題的折射。觀念要從家庭這個基本單位開始改變。
王萍滿足女兒李某的物質需求,使得女兒認為“家里很有錢”,這是寵,不是愛。寵,是單方的付出;愛,是雙方的互動,愛如同水一樣,是流動的,柔軟的、滋養(yǎng)的。
父母給孩子衣服、禮品的時候,不妨讓孩子多看看你的笑臉、溫柔的撫摸。孩子每次穿這件衣服時,都會回憶起那個慈愛的笑臉、溫柔的碰觸,所以,衣物就成了愛的載體。
據(jù)悉,沈雁老師現(xiàn)任中國心理咨詢網(wǎng)心理咨詢中心主任、資深心理咨詢師,多年來,一直醉心于青少年兒童心靈成長的研究與實踐工作,深入觸及青少年孩子的心靈世界,她深知孩子出現(xiàn)問題,根源在家庭,家庭是孩子心靈健康的重要載體。
如何預防家庭慘劇的再次發(fā)生?如何把孩子教育成對社會有益的人?
針對這一社會問題,北京師范大學攜手心舟啟航,在暑期推出“成功密碼”夏令營, 6 歲到 18 歲的中小學生都可以報名參加,在課程中,多位北京師范大學教育學、心理學專業(yè)專職教師、資深心理咨詢師將用快樂的方法,帶領孩子們把握成功密碼,在學習、人際交往方面有所提升,令孩子們更加重視親情,更能適應社會,同時造就孩子們通達快樂和自尊自信的性格。
伴隨社會的發(fā)展,全社會普遍關注的家庭教育問題,再次凸顯出重要的意義。心舟啟航針對青少年思想現(xiàn)狀和家庭教育的熱點問題,與家長共同創(chuàng)建青少年心智發(fā)展的平臺,為青少年健康成長保駕護航。
-
最流行的5種心病 你全都中了嗎其實心理學家說,在生活中每個人都會多多少少的存在一些各種各樣的心理方面的疾病,而且在現(xiàn)在這種忙碌的生活里面,那么最主要的
-
心理學針對冠心病的治療方法冠心病屬于內科疾病中的高發(fā)病,并且它是一種多發(fā)性的疾病。對于患者來說,找對冠心病的治療方法很重要。如果能有效的運用心理醫(yī)
-
癌癥患者要學會心理自我調節(jié)癌癥治療過程中,不單只是患者家屬對患者進行護理,患者也要對自己做心理護理,癌癥患者要學會心理自我調節(jié)的重要性在于,
-
考試綜合征患者的心理學基礎考試綜合征患者的心理學基礎:(一)、從心理學角度看,考試綜合癥無非是“回憶”受到了緊張情緒的干擾。學生在考試時往
-
心理因素引發(fā)的“早泄”案件心理因素主要有下面幾點:1、不要害怕早泄,正確對待它早泄的男性多半會很焦慮,擔心自己是否會進一步發(fā)展為陽痿,甚至開始回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