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長心理:孩子的成長需要時間
現(xiàn)代的教育真的有問題,不但是教育制度有問題,教育理念也很有問題,導致許多家長為了讓孩子得到更多上學的機會,不停的督促孩子一直學習,導致孩子幾乎都沒有休息的時間,哪怕是下午放學之后,孩子們也沒有玩耍著回家,而是馬不停蹄地趕到下一個補習點。以下就這樣一則引人深思的案例。
我有一個7歲的女兒,每一天她都在學校門口等我接回家。突然有一天,她問:媽媽,你以前是怎么回家的?
在我的記憶里,回家路上沒 有爸爸媽媽、沒有爺爺奶奶、沒有外公外婆,但是有很多的小伙伴,在二三十年前的中國小學,有一種叫做放學隊的東西,一小隊住在附近的孩子們組成自己的小分 隊,每天按照相同的路線一起回家。在路上,他們結伴而行,一邊回家一邊流連路邊的花花草草;一邊回家一邊“點指兵兵”玩錘子剪刀布;一邊回家一邊躲貓貓說 說笑笑嘻嘻哈哈,每個小分隊在小學畢業(yè)時都會結成深厚的友誼,因為他們有共同的回家路。
很多人都說現(xiàn)在的孩子很幸福,他們有更好的物質 條件、更多的活動空間,動輒出國旅游,他們在各類培訓機構里學會知識、游戲、交友、運動甚至連跳繩都有專門的培訓班,讓一個一年級的孩子每分鐘跳出177 下這樣令人驚悚的可怕成績,每一項人的能力都在人類對教育學和心理學的精細分解之下形成一種專業(yè)門類,從而設計出專門針對孩子的課程,讓他們在專業(yè)指導下 玩,玩出目標、玩出成長,幾乎為他們設計了所有的業(yè)余生活。
有家長說,我的孩子一點都不是書呆子,他在游泳班學游泳、在樂高班玩積木、學英語是如游戲般的模擬劇場、滑輪滑、打羽毛球都有專業(yè)老師來教授,并不是每天語數(shù)英的補習,節(jié)假日照樣四處旅游增長見識,難道這也不對嗎?還有什么不開心?
可是若是讓我回憶自己的童年生活,原來記憶里最深刻的竟然是那些放學回家之后四處串門的日子,那些和小伙伴在大院里躲貓貓攻城的時刻,那些爬樹捉魚抓小 甲蟲的日子。在跌跌撞撞中學會滑冰,哪怕動作并不專業(yè);在嘻嘻哈哈里學會打羽毛球,哪怕永遠只是業(yè)余水平。但是那時的游戲就真的是游戲,沒有目的,不是為 了培養(yǎng)什么,僅僅就是為了高興,而這一切大多數(shù)都發(fā)生在放學回家和爸媽下班之間的空隙里。
也許是城市大了,也許是不再安全,孩子們已經 很久沒有放學回家的空間,他們或是早早的被爺爺奶奶接回家,開始練琴、寫作業(yè);他們或是被托管班接走,在培訓機構里集體吃飯輔導等著家人將自己接走,他們 也參加游戲,但是大多數(shù)是在培訓機構為他們精心設計的課程,而當家長掏錢的時候都在期待著課程讓孩子擁有這樣或那樣的技能。
莊子曾經 說:“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時有明法而不議,萬物有成理而不說。”實際上是在描述一種人生的境界,莊子所謂的大美觀包含了對人內在自由心態(tài)和自由精神的追 求,我們在為孩子規(guī)劃各種課程、安排各種活動背后,實際卻全面剿殺了孩子所有的自由空間,而幼時的放學回家路,實際是一段讓孩子自我探尋天地間大美的自由 空間,他們不用服從家長的安排,只是遵循自己內心的快樂去觀看天地,在天地間找尋自己的快樂,僅僅是為了高興而高興地去游戲,沒有目的的快樂和玩耍。
實際上,隨著心理學的日益發(fā)展,人們對人類行為研究越來越深入,游戲、學習、行為都被科學分析細化成各種目標,并在過程與結果中給予科學的分析,讓你知 道想培養(yǎng)什么技能就要怎么操作,教育和成長從而變成了一道流水線工廠,家長像在超市買東西一樣,在確定需要孩子們擁有什么特質后在眾多的培訓課程中為他們 挑選繪本、挑選課程、挑選游戲、挑選運動項目、挑選特長,然而唯一沒有留給他們的就是讓孩子自由的空間。
天地之間有大美,孩子們有孩子們自己的快樂與哀愁,而他們去觀看這大美,去尋找自己的快樂哀愁唯一缺的就是自由,一段可以逃離父母控制的時間,一個真正沒有目標、沒有限制的自由空間。
現(xiàn)在回頭想想,孩子們真的好久沒有“放學回家”了。
小編結語:所以家長們應該好好的反思一下,孩子現(xiàn)在還小,正是貪玩的時候,想想你小的時候,你的父母也是這樣強制要求你一放心就必須學這學那的嗎?
-
關于高考后的心理問題,家長應該知道又到了令學生緊張令家長更緊張的階段,高考來臨,想必家長比孩子更緊張從而內心無法平靜,那么小編想告訴家長不要給孩子太大壓力
-
如何判斷兒童心理不健康現(xiàn)在每個家庭里面都是有一個小孩子的,而且家庭里面的小孩子非常的少,肯定會特別的愛護寶寶,然后有的人也是特別的溺愛寶寶,生
-
應付挫折的心理學辦法有哪些大家需要注意挫折的出現(xiàn),很多人不能克服挫折,而且在人生的漫長旅途中,會遇到不同的影響,阻礙自己的一些絆腳石了,所以會出現(xiàn)
-
如何才能有效預防拖延癥有很多的人會出現(xiàn)拖延癥,做事比較邋遢,而且,喜歡扭扭捏捏,所以大家需要注意脫鹽癥的出現(xiàn),有效進行預防,在日常生活中要制定
-
如何將你的孩子養(yǎng)出心理疾��?無論表面形式是偏執(zhí)于快樂還是偏執(zhí)于成就,現(xiàn)實生活中,很多家長的過分投入都是在制造自戀的一代,這對我們的孩子來說是傷害。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