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心理讓孩子咬指甲
在門診經常會遇到家長咨詢孩子出現吮手指頭、咬指甲的情形。老人們常說,小孩手上有幾兩蜜。其實不然,這是兒童生長發(fā)育期中的運動行為問題。
兒童的行為問題可分為:生物行為問題、運動行為問題、社會行為問題以及性格行為問題、語言問題等。在其發(fā)育過程中出現行為異常較為常見,對健康發(fā)育的影響也較大。像咬指甲、磨牙、吸吮手指、咬或吸衣物、挖鼻孔、咬或吸嘴唇、活動過多等等都屬于運動行為問題。那么為什么會出現這些問題呢?
眾所周知,新生兒在出生后即會吃奶,3-4月后的嬰兒生理上即有吮吸的需要,常常自吮手指,以安定自己。這種行為常發(fā)生在饑餓時和睡前,多隨年齡增長而消失。但有時小兒因心理上得不到滿足,如家長不予重視,未獲父母充分的愛,又缺少玩具音畫等視聽覺刺激,便出現精神緊張、恐懼焦急,孤獨時會吮拇指自娛,漸成習慣。此行為雖為心理行為異常,但長期吮手指也可影響牙齒、牙齦及下頜發(fā)育,嚴重者可致下頜前突、齒列不齊,妨礙咀嚼。
咬指甲癖多見于學齡前和學齡期兒童。因此作為父母,自小要給予孩子積極愉悅的感受,常與孩子做游戲、講故事,應用語言及肢體很好地相互交流。對這類孩子要多加愛護和關心,消除其抑郁孤獨心理,并以鼓勵的正面教育為主,對其不良行為及時說服制止。當孩子咬指甲時應將其注意力轉移,鼓勵其建立改正壞習慣的信心,切忌采取在手指上涂抹苦藥等方法,更不可用打、罵、諷刺的方法。
相關文章
-
關于高考后的心理問題,家長應該知道又到了令學生緊張令家長更緊張的階段,高考來臨,想必家長比孩子更緊張從而內心無法平靜,那么小編想告訴家長不要給孩子太大壓力
-
如何判斷兒童心理不健康現在每個家庭里面都是有一個小孩子的,而且家庭里面的小孩子非常的少,肯定會特別的愛護寶寶,然后有的人也是特別的溺愛寶寶,生
-
應付挫折的心理學辦法有哪些大家需要注意挫折的出現,很多人不能克服挫折,而且在人生的漫長旅途中,會遇到不同的影響,阻礙自己的一些絆腳石了,所以會出現
-
如何才能有效預防拖延癥有很多的人會出現拖延癥,做事比較邋遢,而且,喜歡扭扭捏捏,所以大家需要注意脫鹽癥的出現,有效進行預防,在日常生活中要制定
-
如何將你的孩子養(yǎng)出心理疾��?無論表面形式是偏執(zhí)于快樂還是偏執(zhí)于成就,現實生活中,很多家長的過分投入都是在制造自戀的一代,這對我們的孩子來說是傷害。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