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家能為你治愈創(chuàng)傷嗎
1.你的家能為你治愈創(chuàng)傷嗎?
幼年時期如果經(jīng)歷過父母死亡、離異、家庭暴力、性侵犯等沖擊,毫無疑問會留下難以恢復的創(chuàng)傷。就像植物生長需要必要的養(yǎng)分,兒童成長過程中也有很多必要的重要經(jīng)驗,如果缺失這些經(jīng)驗,會對兒童的性格形成造成不利影響,甚至會留下心理創(chuàng)傷。1996年圣丹斯國際電影節(jié)上獲得大獎的電影《歡迎來到娃娃屋》講述的是初中一年級女孩唐恩的故事。她的生活很不順暢,在學校被孤立,父母偏愛別的孩子,與兄弟的矛盾等讓她感覺生活在地獄里。影片雖然以喜劇的形式展現(xiàn),但寫實地描繪了青春期女孩的生活。
主人公唐恩是青春期少女,她和妹妹共用的房間里擺滿了各種各樣的娃娃,她有一個愿望就是邀請朋友來到家里做客。而現(xiàn)實卻不盡如人意,在學校里她被同學們疏遠孤立。戴著高度近視鏡的唐恩體形肥胖,經(jīng)常被同學取笑為“丑女”、“傻瓜”、“女同性戀”,甚至午餐的時候都沒有人愿意和她坐在一起。
2.父母給每個孩子的愛是平等的嗎?
老師對她也漠不關心,當唐恩犯了什么錯誤時老師并不聽她的辯解,直接罰她寫檢討并威嚇她叫父母來。唐恩把同學在考試中作弊的行為報告給老師,老師不批評作弊者反而把錯誤轉嫁給唐恩。學校成為唐恩心理創(chuàng)傷的來源。
“你為什么不喜歡我?”
“因為你長得丑!”
那么家庭生活又是怎樣呢?家里對于唐恩同樣沒有期待,沒有人在乎她在學校里受到的傷害。在家中她夾在成績出眾的哥哥和擅長跳芭蕾舞的妹妹之間,是無人關注的“丑小鴨”。和妹妹爭吵之后,母親只聽妹妹告狀處罰了唐恩,公開地以雙重標準對待兩個女兒。唐恩因為性格純真不加掩飾,所以更容易受到傷害。
而唐恩的父母并不了解女兒的性格。像狐貍般狡猾的妹妹在父母面前表現(xiàn)出對姐姐的愛,但背后卻是另一套。但唐恩卻沒有人前人后不同的演技,于是屢次被妹妹欺負。和妹妹吵架之后母親要求唐恩向妹妹道歉,而唐恩拒絕了,于是受到了母親更多的懲罰。這樣的處罰成了家常便飯,唐恩心中已經(jīng)不相信世間有公平可言。后來母親以唐恩不聽話為由,把唐恩的甜點分給了哥哥和妹妹,這件事使唐恩的自尊心完全崩塌。
母親對唐恩在學校受的傷害毫不關心,她對唐恩惹的麻煩只是感到羞愧。唐恩把紙團塞在吸管里,在晨會的時候吹向欺負她的同學,讓老師抓個正著,老師讓唐恩的家長來學校。面談的過程中母親只是批評唐恩,她說“唐恩是沒人喜歡的孩子”,這更加傷害了唐恩的自尊。唐恩的母親心中疊加的是對女兒犯錯誤的失望感和被叫到學校的羞愧感,全然忘記了此時女兒的心情,此刻的唐恩更需要保護和安撫的。
雖然唐恩在家里并未受到體罰或者虐待,但父母對她的冷漠和遺棄是更嚴重的問題,家里沒有一個人關心過唐恩的內心世界(inner world),父母沒有過問也不想聽唐恩在學校過得怎樣。父母對唐恩放任不管是錯誤的,還偏愛其他的孩子,在吃飯的時候毫不吝嗇地稱贊哥哥和妹妹,對唐恩全是否定的言語。
“要是沒有生下你就好了……”
父母否定的態(tài)度像病毒一樣侵蝕著唐恩的自尊心,這成為她幼小心靈最難承受的屈辱和傷害。
3.學校的心理創(chuàng)傷
對于孩子來說,與家的安全感相比,學校是一個陌生的地方。在學校里孩子能夠結識新朋友并學習到新的知識,同時這個未知的世界里也有孩子不曾面對過的危機。除了個別優(yōu)秀的孩子,大部分孩子在學校里或多或少都會有自尊心、自信心受到傷害的經(jīng)歷。比如,受到同班同學的嘲弄的經(jīng)歷;在很多人前出丑,面紅耳赤羞愧難當?shù)慕?jīng)歷;羞于提出去洗手間而尿了褲子等羞恥的經(jīng)歷。
幼年期到青春期想要平安無事地度過真是不容易,可是這些羞愧的經(jīng)歷只留下微小的創(chuàng)傷,成人之后不會再產生不利的影響。當孩子遇到外部世界施加的壓力時,家長需要做的是安慰孩子,給他們以安全感。毫無疑問父母要履行自身的職責,每一個舉動都會對孩子產生重要的影響。
父母料理孩子的吃喝拉撒睡,送孩子接受學校教育,這些是所謂父母的職責中具體和實際的部分,即父母發(fā)揮給子女提供養(yǎng)育的作用。除此之外,對于孩子日漸成熟的心靈給予關照,給出適當?shù)幕貞彩歉改钢匾穆氊�。孩子在外部世界里感到驚慌、歡樂、害怕、悲傷的時候,父母要像鏡子一樣感知到孩子內心世界的情緒,并作出相應的反應。父母的這種反應叫做鏡像(mirroring),通過父母的鏡像孩子能得到對自己肯定的認同,自我審察的能力也隨之提高。如果父母的反應是冷漠或者忽視,其鏡像就無法提供給孩子成長所必需的精神因素,孩子的內心世界會產生空虛和孤獨,繼而承受更多的壓力。這樣的后果是孩子經(jīng)歷的羞愧感沒有減弱反而加重了,成為長久存在的心理創(chuàng)傷。
想要治愈《歡迎來到娃娃屋》中唐恩的傷楚,唐恩父母的努力必不可少。他們應該去了解唐恩在學校形單影只的狀況,為克服這些困難支持女兒。因為父母的愛和關心是治愈孩子傷楚最好的良藥。孩子的身體發(fā)育需要營養(yǎng),而精神上的健康發(fā)展則需要父母鏡像的力量。
心靈藥箱:好孩子的心理創(chuàng)傷
之前提到過家庭是孩子人格形成的重要基礎。因為父母的冷漠和忽視,疏忽孩子的情緒反應,沒有給予孩子必要的關心和回應會引起疏忽心理創(chuàng)傷(trauma of omission)。這種情況下孩子會自發(fā)地代替父母,給自己關心和保護。孩子不會吵鬧折騰而是選擇安慰自己,看上去像是懂事的好孩子,但對其成長極其不利,因為他們?yōu)榱税参孔约翰坏貌徽{動大部分精力,不利于全面發(fā)展的人格形成。我接觸過很多父母,他們有的像電影里唐恩的父母一樣對孩子的成長放任不管,還有一些很驕傲地說“我家孩子很省心,什么都能自己做”。當聽到這樣的話時,我的內心總是一顫,因為懂事的孩子雖能自我安慰或是不依靠父母自發(fā)行動,但并不具備獨立成長的能力。父母應該讓孩子活得更輕松些,他們畢竟只是孩子。
從父母的角度來看,他們每日奔波為孩子全心全意地付出一切,但是當現(xiàn)實問題出現(xiàn)時,比如經(jīng)濟壓力等,家長也會出現(xiàn)情緒的紊亂,這時會出現(xiàn)母性缺失(deficiency of motherhood)的現(xiàn)象,這使家長在無意間疏忽了孩子的成長。
母性缺失狀態(tài)下的父母不能給孩子充分的安全感,不提供必要的關心和保護,以及其他必要的反應。孩子的要求得不到回應,同時父母疏忽孩子的要求,這就造成母性缺失現(xiàn)象會持續(xù)很長時間。這種狀態(tài)的持續(xù)其不利影響等同于直接的身體虐待,使孩子的內心世界歪曲變形。
有的時候父母渴望給孩子創(chuàng)造機會,讓他們盡可能多地接觸新鮮的事物,積累豐富的經(jīng)驗,父母像得了強迫癥一樣充滿熱情地帶著孩子到各種地方參與多樣活動。但是諸多研究結果證明,比起我們成長過程中環(huán)境帶來的多樣刺激,我們與關系重要的人(父母,養(yǎng)育者)之間如何進行感情交流以及如何相互作用更為重要,這對人腦的分化和發(fā)展有決定性影響。父母對子女的影響是絕對的,對孩子的感情變化作出怎樣的反應,如何調節(jié)孩子的情緒都或多或少會影響到孩子大腦如何分化和發(fā)展。如果成長過程中缺少了必要的感情交流和相互作用,大腦就像缺少了養(yǎng)料,在饑寒交迫的處境下怎么可能健康發(fā)展呢?疏忽精神上的感情交流和相互作用,等同于肉體上的毆打,對孩子也是一種虐待。
反復經(jīng)受冷漠和疏忽等“精神虐待”的孩子,會對父母產生逃避的心理,并努力通過各種方式保護自己。但能力微弱的孩子總是失敗的,在躲避“虐待”上無能為力之后只好選擇絕望或者學會屈服。
他們學會為了討得父母的歡心,成為努力迎合別人喜好的乖孩子,或者將自己被忽略的現(xiàn)實正當化,將父母對自己的不關心歸結為自身問題,歪曲正確的認識,認為自己是不配得到關愛的。與此同時,性格在成長中形成很多否定性的因素,例如易沖動,攻擊性,難以自我調節(jié)情感,對自己的羞恥和絕望以及強烈的自卑感,等等。
根據(jù)中央兒童保護專門機構2007年《韓國兒童受虐待情況報告書》的數(shù)據(jù)來看,在虐待類別的統(tǒng)計上,放任以 37.7%占有最大比率。細化此項調查發(fā)現(xiàn),放任可以分類為精神虐待(30.1%),肉體虐待(26.1%),性虐待(5.1%)以及遺棄(1.1%)。特別是精神虐待,因其標準模糊,不能直觀體現(xiàn)在身體上,很多父母并未意識到自己的行為對孩子造成虐待的事實。總數(shù)的79.6%的虐待發(fā)生在家庭生活中,虐待人中81%是父母,受虐待兒童中52.7%是小學生。
也許很多人在成為父母之前沒做好特別準備,但自孩子降生后,父母們都是希望他們伴隨著快樂長大,成為幸福的人。如何使孩子的精神健康,孩子健康地成長的基礎是什么?這是所有父母應該重新反思的問題,讓我們從對子女和周圍的孩子多一份關注開始吧!
-
關于高考后的心理問題,家長應該知道又到了令學生緊張令家長更緊張的階段,高考來臨,想必家長比孩子更緊張從而內心無法平靜,那么小編想告訴家長不要給孩子太大壓力
-
如何判斷兒童心理不健康現(xiàn)在每個家庭里面都是有一個小孩子的,而且家庭里面的小孩子非常的少,肯定會特別的愛護寶寶,然后有的人也是特別的溺愛寶寶,生
-
應付挫折的心理學辦法有哪些大家需要注意挫折的出現(xiàn),很多人不能克服挫折,而且在人生的漫長旅途中,會遇到不同的影響,阻礙自己的一些絆腳石了,所以會出現(xiàn)
-
如何才能有效預防拖延癥有很多的人會出現(xiàn)拖延癥,做事比較邋遢,而且,喜歡扭扭捏捏,所以大家需要注意脫鹽癥的出現(xiàn),有效進行預防,在日常生活中要制定
-
如何將你的孩子養(yǎng)出心理疾病?無論表面形式是偏執(zhí)于快樂還是偏執(zhí)于成就,現(xiàn)實生活中,很多家長的過分投入都是在制造自戀的一代,這對我們的孩子來說是傷害。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