戀母大男孩,被推遲的成熟期
納奧米·瑞斯最近為了前男友的事情很郁悶。她和前男友布魯斯住在一起10個月了,兩個人也到了談婚論嫁的地步,然而僅僅一通十分鐘的電話就讓兩人告吹了。“當時我們正在一家法國餐廳吃飯,布魯斯的電話響了,他看上去是那么畢恭畢敬,對著電話還在點頭哈腰,我以為是他老板,沒想到他掛了電話卻對我說:‘咱們分手吧,我媽說讓咱們分手!’”瑞斯感到難以理解:“一個33歲的男人,所有事都要母親拿主意,甚至他們每天要通六次以上的電話,凡事都要向母親匯報,以后我再也不要這種沒長大的男孩了。”
這并不是個別現象,在世界范圍內,男人成熟的年齡似乎都在變晚。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男人不必過早地擔當起家庭責任,而很多母親也樂于為成年的兒子提供無憂無慮的環(huán)境,甚至他們過了30歲還無法自立,“戀母大男孩”這一群體在不斷壯大。
“戀母大男孩”數量在增多
最近,英國作家羅布·肯普針對戀母情結加重的現象出版了《如何成功做父親》一書。在書中他提到:“說到戀母,人們首先想到的恐怕就是意大利男人,然而,現在英國、美國、葡萄牙和一些亞洲、南美洲國家也都出現了嚴重的戀母現象。由于母親無微不至的呵護,在世界很多國家和地區(qū),越來越多的男人開始懶于離開襁褓,拒絕成長。無論是對個人成長還是社會發(fā)展,這似乎都不是一個好現象,所以我認為有必要教他們如何做一個成熟的男人。”
就連肯普也承認自己是很晚脫離母親懷抱的“大男孩”:“我從小到大受到母親無微不至的關懷。母親不讓我洗衣服、洗碗、做飯,我在家中就這樣一直住到了24歲,沒感覺到有什么不妥,直到我和一位帶有6歲兒子的寡婦結婚。她愛她兒子,但不溺愛,我覺得這個6歲的小家伙竟然比我還有生存能力,這讓我重新審視自己和社會。”
著名葡萄牙球星C·羅納爾多也曾經是這樣的一位“大男孩”。他說自己25歲的時候還和母親保持著密切的聯系,很多事情也需要母親幫忙拿主意:“我的女朋友就是母親同意后才交往的,在和她第一次約會之前,我曾詳細咨詢過母親。但是有了女朋友后,我就漸漸開始自己拿主意了。”
北京的心理咨詢師劉漾也嫁給了一位這樣的“大男孩”:“我老公承受能力很差,而且性格有些懦弱,他從小就是按照一個強勢母親規(guī)定的道路一步一步走的,可能是他習慣了對母親的依賴,以至于現在人格發(fā)展得不夠完善�,F在男人越來越缺少男子氣概了。”
關于戀母情結,英國國家數據統(tǒng)計局最近公布了一項研究數據:在歐洲,25至29歲的男人有四分之一和父母住在一起,這些人大多數都不會使用洗衣機,不會做飯,甚至很多事情不能自己拿主意;而同齡女人中與父母同住的人數則要低得多。意大利30至34歲的男性中有37%和父母住在一起,依靠父母,而這種情況的女性人數是男性的一半。在中國,這樣的狀況也存在,一項研究數據顯示,中國的成年獨生子女中,有70%的人仍和父母住在一起,還不能自立,其中男孩所占的比例明顯高于女孩。
-
關于高考后的心理問題,家長應該知道又到了令學生緊張令家長更緊張的階段,高考來臨,想必家長比孩子更緊張從而內心無法平靜,那么小編想告訴家長不要給孩子太大壓力
-
如何判斷兒童心理不健康現在每個家庭里面都是有一個小孩子的,而且家庭里面的小孩子非常的少,肯定會特別的愛護寶寶,然后有的人也是特別的溺愛寶寶,生
-
應付挫折的心理學辦法有哪些大家需要注意挫折的出現,很多人不能克服挫折,而且在人生的漫長旅途中,會遇到不同的影響,阻礙自己的一些絆腳石了,所以會出現
-
如何才能有效預防拖延癥有很多的人會出現拖延癥,做事比較邋遢,而且,喜歡扭扭捏捏,所以大家需要注意脫鹽癥的出現,有效進行預防,在日常生活中要制定
-
如何將你的孩子養(yǎng)出心理疾�。�無論表面形式是偏執(zhí)于快樂還是偏執(zhí)于成就,現實生活中,很多家長的過分投入都是在制造自戀的一代,這對我們的孩子來說是傷害。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