潔癖是焦慮的表現(xiàn)么
你會有潔癖嗎?你知道什么是潔癖么?潔癖的產(chǎn)生,可能跟一個人的焦慮情緒有關(guān),一個人有了潔癖要怎么樣去克服呢,我們又該如何緩解自己身上的焦慮呢!
事例1:吃水果要泡3個小時
小時因吃沒有洗過的水果,拉肚子了。爸爸告訴他果皮有很多的細菌,如果不洗干凈就會得病。從那以后,無論是吃水果還是蔬菜,都要泡3個小時以上才放心。
事例2:洗10次澡我才安心
從那以后她每次洗澡都要洗10次。但是她還是覺得自己不干凈,無論什么時候她只要想起了這種事情,就會洗澡。
事例3:外面的世界有細菌
張小姐擔(dān)心外面有很多細菌,每次回到家,第一件事就是把衣服脫掉掛在門口,從來不會把衣服拿到臥室、客廳,希望把自己的家和外界隔離。
事例4:世界上最臟的就是錢
不知從什么時候開始,他覺得錢很臟,“我手中的錢可能被很多人拿過,他們做什么工作的都有,而且錢又不能洗。”小楊說。但凡和錢有接觸時,他都會戴上手套或用紙隔著拿錢。
教育過度會引發(fā)潔癖情結(jié)
看到以上這些事例,相信很多人表示不解的同時又會替他們惋惜,覺得這樣很累,也影響日常的生活。那么這些潔癖習(xí)慣到底是怎樣形成的呢?患上潔癖一般有兩種途徑,一是聽到別人說的經(jīng)驗;二是自己對某種事情的擔(dān)心害怕。比如,患者認為由于沒有注意清潔而患上某些疾病,從此以后就經(jīng)常洗手;有人認為生活也許會染上艾滋,從此就對此十分戒備;還有人是在情緒低落的情況下患上潔癖的,他們用一種具體的方式來去除內(nèi)心的焦慮……
另外,有些父母對孩子的教育方式過度,比如給孩子一個過分的清潔教育引導(dǎo)等,也會引發(fā)孩子潔癖行為的產(chǎn)生。很多潔癖患者并非天生如此,成長經(jīng)歷中,家長或老師對他們的健康清潔教育過度,引發(fā)他們把這些想得非常嚴重。而過度的清潔教育在他們幼小的心靈可謂根深蒂固,長大后就會對這種東西過分地在意了。”
喜愛干凈不一定就是潔癖
有些人洗手,每次都洗到胳膊肘,用香皂洗2次,但是不到兩三分鐘就洗完了,這完全不耽誤正常的生活,所以這也不是潔癖。有些做服務(wù)性行業(yè)的人,例如護士每天接觸的人很多,平時經(jīng)常會觸摸眼睛、嘴、身體等器官,像這樣的人經(jīng)常洗手就不算潔癖,因為是常識性的生活習(xí)慣,這是對自我的一個保護。如果是單純的愛干凈,在不影響正常生活、正常工作的前提下也不能稱之為潔癖。當(dāng)潔癖影響你的社會功能和社會角色時,比如說為了清潔可以不吃不喝,連碗都不敢碰,被子也不敢接觸,連班都上不了了,那這就是一種心理疾病,就是潔癖了。
緩解焦慮 分析產(chǎn)生的情境
潔癖的患者以及他們的家人都是非常痛苦,如何緩解這種癥狀,是他們最想擺脫卻又最難以實現(xiàn)的目標。潔癖其實是一種心理疾病。既然潔癖患者大多是由于心理焦慮產(chǎn)生的,那么緩解他們焦慮情緒應(yīng)該是治療該疾病的突破口。
要幫助患者分析潔癖行為產(chǎn)生的情境、原因,找出他到底對什么事情過分擔(dān)心、憂慮。同時,也要知道他們遇到什么事情時,會讓癥狀表現(xiàn)突出。當(dāng)患者重新認知這些事情之后,才有可能真正緩解他們心中的焦慮和不安。
那么你是不是了解了,知道我們要如何緩解自己身上的焦慮,這些緩解自己焦慮的方法一定適合很多人的,讓大家可以告別焦慮。
-
適度快樂的人比高度快樂的剛健康美國的最新研究發(fā)現(xiàn),居安思危、適度快樂的人往往比滿于現(xiàn)狀、高度快樂的人學(xué)歷更高、更富有,甚至更健康。
-
命運就是心理的強迫性重復(fù)每個人在他成長的過程中,都發(fā)展出了一整套保護自己的措施。這些措施可以是成熟的、強大的,也可以說是不成熟的、脆弱的。
-
輕松趕走壓力的妙招每個人都不希望自己壓力太大,在我們生活中很多人都想辦法去趕走減壓力,那么我們要怎么樣才能看到自己的心理壓力呢,其實這些妙
-
國人的幸福都是這樣被盜走的現(xiàn)在很多國人都感覺自己并不是非常的幸福,但是其實隨著我們現(xiàn)在經(jīng)濟的增長,國人是應(yīng)該可以感覺到幸�?鞓返模屈N是什么盜走了
-
要獲得快樂 對欲望說不每個人都希望自己可以一直有快樂,但與此同時很多人都非常的有欲望,一個特別有欲望的人是很難獲得快樂的,因為她們對于什么事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