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用藥當遵循的原則
調查顯示,目前老年人日常用藥少則3~5種,多則7~9種,這其中既包括醫(yī)生開的部分治療藥物,也包括老人或孩子輕信廣告而自購的所謂營養(yǎng)保健品。老年人生活中的大部分時間是在嚴格遵守每幾小時需服藥一次的等待中度過的。
然而,醫(yī)生們在對現(xiàn)代老年人所具有的強烈自我保健意識感到欣喜的同時,不免又多了幾分憂慮:大部分老年人缺乏對藥物的性能、藥理常識的基本了解,對老年人的生理特點也缺乏足夠的認識,盲目吃藥常常適得其反。
隨年齡的增加,*各系統(tǒng)、器官、組織的結構和功能都在發(fā)生變化。如心臟指數(shù)每年下降0.8%左右,腎血流量每年減少1.9%,肝血流量減少1.5%,腦血流量減少0.4%。70歲左右的老人,平均胃酸缺乏20%~30%,老年*內總水分減少10%~15%。這些機體臟器、組織結構和功能的減退,尤其是心、腎功能的減退直接影響了藥物的吸收、分布、代謝及清除。另有統(tǒng)計資料表明,使用1~5種藥物時,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3.4%,使用6種以上藥物時,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4.7%,可見同時服用大量藥物或長期不規(guī)范用藥會給老年人帶來很大的危害。
老年人用藥當遵循以下基本原則:
1.明確診斷,對癥下藥。首先應當權衡利弊,確定是否需要用藥。許多疾病只要合理安排生活、調理飲食、加強鍛煉便可不治而愈。老人切忌動輒服藥,應消除完全依賴藥物的不良心理。如高脂血癥的患者,首選當是調整飲食結構、改善生活方式,而不是馬上服藥。
2.個體化給藥。由于老年人存在個體的衰老、受損程度及藥物治
療史不同等眾多相關因素,對藥物效應有明顯的個體差異性,因此,日常用藥必須遵循個體化原則,對許多藥物要在治療過程中密切觀察并及時調整。藥物使用應從小劑量開始,通常我們推薦的劑量為成年人劑量的1/4~1/3,然后逐漸加量,直至最低安全有效維持量。如普萘洛爾、哌替啶、吩噻嗪類藥物的使用,因個體用量差異較大,當嚴格遵循個體化原則。用藥時間的長短亦應視病情及個體反應而定,尤其是對毒副作用大的藥物,不應連續(xù)用藥到疾病完全治好才停藥,當遵循中醫(yī)學所提倡的“中病輒止,不可過劑”的用藥原則,以免*元氣大傷。
3.用藥宜精,藥量宜輕。部分老年人仍存有“藥味多,用量大,花錢多,療效好”的錯誤觀點。殊不知老年之體由于正氣不足,臟腑虧虛,生理功能減退,已不堪重劑。藥量應力求適中,既要避免杯水車薪,藥不勝病,也不能藥過病所,誅罰太過。所以,處方用藥貴在精,用藥以味少而勝多。老年人往往同時患有多種疾病,但也不可急于求成,用藥也應有主次、輕重緩急之分。
4.聯(lián)合用藥選些中藥。為了盡量減少藥物的不良反應,老年人用藥宜以小劑量為好,如不足以產生療效,就需要聯(lián)合用藥。如小劑量利尿劑加中藥健脾利濕或溫陽利水方治療老年人水腫,可明顯提高療效,減少不良反應的發(fā)生。尤其對有多種慢性疾病、需要長期服藥治療的老年患者,我主張盡量聯(lián)合中藥治療。
5.加強用藥后的監(jiān)測。對于需長期服用藥物的老年人來說,如應用頭孢類和氨基甙類抗生素以及噻嗪利尿劑,應定期監(jiān)測肝功能、腎功能、電解質及酸堿平衡狀態(tài);對長期服用地戈辛、氨茶堿的患者應盡可能到有條件的醫(yī)院做血藥濃度監(jiān)測,以便醫(yī)生根據(jù)血藥濃度及時調整藥物劑量或給藥間隔時間,防止不良反應的發(fā)生。
-
警惕:老年人用藥有哪四忌平時的生活當中有很多的老年人在平時的時候都會出現(xiàn)一些非常多的疾病的,出現(xiàn)了疾病的話都會選擇一些藥物,在治療身體當中的疾病
-
老人久坐腰痛如何自療!平時的生活當中有很多的老年人在平時的時候經(jīng)常喜歡坐著,那么老年人也是不喜歡活動的,經(jīng)常坐著的話給我們的老年人的身體帶來的
-
老人腿痛可能是外周血管有病!平時的生活當中有很多的老年人都會出現(xiàn)一些腿痛腿麻的這種現(xiàn)象的,那么你知道嗎?老年人腿痛腿麻有可能是一些什么樣的疾病而導致
-
老人用藥八項注意 !在平時的生活當中,有很多的人們都會出現(xiàn)一些高血糖的癥狀,高血糖給我們的身體帶來的傷害也是比較多的,那么高血糖不穩(wěn)定的情況
-
哪些人不宜服用六味地黃丸?大家都知道六味地黃丸也是一個治療腎臟方面疾病的藥物,對于我們身體的保健的功效也是比較好,特別對于我們的老年人來說,服用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