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下秋意正濃,很多愛美女士為了跟上時尚的步伐,身穿短裙、腳穿涼鞋,風度翩翩羨煞旁人。殊不知,頸腰腳受涼將會引起一系列疾病。養(yǎng)生專家表示,秋季女人養(yǎng)生要注意取暖保暖。下面小編將和大家一起學習保暖過秋。
暖頸:寒涼讓頸椎病雪上加霜
辦公室一族得頸椎病的不在少數,長時間保持低頭或固定姿勢工作,使頸椎長時間處于屈曲位或某些特定體位,頸后部肌肉韌帶組織長期僵持,會引起慢性勞損。脖子本身就很嬌貴,再加上有慢性勞損的底子,因此,一旦受寒,便可能引發(fā)血管的收縮和頸部肌肉痙攣、神經水腫,誘發(fā)頸椎病或讓原有的頸椎病雪上加霜。
1.一條圍巾頂一條棉被
讓脖子不受寒,最簡單的就是帶條圍巾或者穿高領衫等,保護好脖頸不露在外面。以免寒氣入侵。此外,還可以做做擴胸仰頭抻筋骨的動作。即雙手交叉,放在頸部后面,同時擴胸,頭向后仰,手臂向前用力,使得脖頸與手臂形成“抵抗”之勢,這樣可以鍛煉頭頸部的肌肉。
2.按摩天宗穴
取穴:上半身保持直立,左手搭上右肩,左手掌貼在右肩膀二分之一處。手指自然垂直,中指指尖所碰觸之處就是天宗穴。
經常按摩天宗穴,可以緩解肩關節(jié)周圍肌肉勞累,生發(fā)陽氣,促進氣血運行。這是我們醫(yī)院國家名老中醫(yī)王宏坤老師治療項背頸肩疼痛的絕活,具體做法由痛按到不痛,一般一次點按10-15分鐘。
暖腰:先天之本喜暖怕寒
腰是人的“一把手”。中醫(yī)認為,腰乃腎之府,腎是*先天之本,喜暖怕寒,是*重要的健康敏感區(qū)。老年人中比較高發(fā)的寒濕性腰痛,主要就是因腰部受風寒侵襲引起,在陰雨天會加重。而對女性而言,由于處于帶脈區(qū),腰部受寒引起的氣滯血瘀,會影響卵巢等生殖系統(tǒng)的機能,因此更需要注重腰部保暖。
1.不穿低腰褲露臍裝
很多時尚女性夏天喜歡低腰褲露臍裝,露出性感的小蠻腰,展示曼妙身材,但是到了秋季,就不要再為了身材而忽略的健康。建議廣大愛美女性少穿低腰褲,不要穿一抬胳膊、一彎腰就露出腰背的衣服,為腰部做好保暖工作。
2.搓手按摩腎俞穴
除了借助戴腰圍增加保暖外,也可通過按摩疏解受涼帶來的不適。雙手交叉,快速揉搓,直到把手掌搓熱后,把手掌直接捂在腎俞穴上,用手掌上的熱量來溫暖腰腎,同時雙手順時針按揉。腎俞穴就是我們俗稱的“腰眼”,是護腎的重要穴位,位于第二腰椎棘突下,左右二指寬處。
暖腳:寒邪生于足下
腳踝部有200多個穴位,是*“小心臟”,寒氣一般都是從腳底侵入。
1.不要光腳穿鞋
古語有云:白露不露腳,說的就是在白露節(jié)氣后,人就不能再光著腳穿鞋,需要穿上襪子,防止受寒。更不要光腳穿涼鞋,秋季早晚溫差大,而且又多雨,很多女性喜歡光腳穿涼鞋,時尚又方便,但是這樣很容易受寒著涼,導致子宮、下腹部血液循環(huán)不暢,造成經期提前或延遲,嚴重者還會因子宮肌痙攣、組織缺血而致痛經。
2.藥浴泡腳效果佳
熱水泡腳可以起到舒筋活血、緩解疲勞的作用。一般40攝氏度左右的水溫即可(不燙手)。泡腳時加些中草藥效果更好。
其中具有溫經作用的有:透骨草、川椒、干姜、桂枝;有活血通脈功效的有:紅花、當歸、雞血藤、艾葉。使用時不同功效的中草藥可搭配使用,一般來說,每種選用10克即可。此外,有糖尿病、心腦血管病等患者使用前詢問醫(y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