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身邊一男士看了一則人造美女的新聞后說,女人是世界上最有毅力的動物,天寒地凍穿一件薄衫早已不在話下,現(xiàn)在是為減肥而餓得死去活來、把好端端的肋骨鋸斷、把健康的腿骨砍斷、把牢固的頜骨打斷、把好好的牙齒拔掉———她們的骨子里是有一份天生的執(zhí)著,對美麗的執(zhí)著。此話是貶是褒暫不去評論,作為女同胞中的一員,也確實為一些女性為追求想象中的美麗的那種泰山壓頂不彎腰的“大無畏氣概”而寫個“服”字,然而卻難以認同這份執(zhí)著所包含的意義。
引發(fā)此番評論的是前些天關于廣州第一“人造美女”的一則新聞,自去年12月做了首次“全身脂肪大搬家”后,這名勇敢的小姐在今年的3、4月份還做隆鼻、植發(fā)轉移、種植睫毛等手術,身上一共有21個部位動過刀子。
近日她所接受的是聽起來觸目驚心的增高手術:在身上插上一根麻醉管,約過了半個小時,在膝蓋下方切開了約有2厘米的小口,置入了一根髓內針,最后把關節(jié)處的截骨鋸斷,小腿至膝蓋部安上了一鋼架子。術后,還將對術后部位每兩天拍一次X光片,預定每天往鋼架上擰螺絲,預定每4個小時擰一次,每天4次,每月把骨架增高速度控制在2厘米以內,持續(xù)時間為4個月,手術的前7天只能在病床上度過,總共需要8個月時間才能全部恢復,疼痛感要一至兩年才能全部消失。要忍受如此多的痛苦去追求美,這確實是少一點執(zhí)著、多一點猶豫都做不到的事。
聽說有人為了減肥特地在肚子里養(yǎng)些蛔蟲以保苗條身材;也有一烈女因減肥掉光了牙齒;聽說有人整形整上了癮,平均一個月會去忍受一次整形手術的痛苦;從腹部抽脂手術、額部拉皮術、假體隆胸術、下頜整形術流行以來,聽說美國又有人把目光投向了“整嗓術”,通過手術修復聲帶,讓自己有一把真正年輕的聲音……女人對美麗的要求和追求真正是到了用“苛刻”和“瘋狂”來形容的時候,她們容不下鏡子里的一粒沙子。
每個人都有拿自己身體動刀子的權利,每個人也都有追求自己美麗的方式。說得更文藝一點,每個人都有選擇自己生活方式的主動權,敢于整形敢于爭取美麗讓自己生活過得更精彩、更自信———這是新時代都市女性骨子里面的執(zhí)著。
然而,在聽起來振振有辭的言語面前,是否缺乏了一點理智和對現(xiàn)狀的自信?并無反對當代女性以整形方式追求美麗的意思,也并無要在日益火熱的國內整形市場潑一冷水,只是覺得凡事要恰到好處,過激了反而適得其反。
面對這種現(xiàn)象,曾有人提出苛求美麗其實是一種病,一種個人在社會審美標準面前失去判斷的自我丟失癥,她們并不以自己擁有的美為美,而是以別人以為的美為美,而且這種標準又太過于單一,缺乏兼容,于是就出現(xiàn)了萬人同心追求一個面孔的場面。
記得笛卡爾說過,美是一種恰到好處。當代女性懂得要追求美是一種進步,執(zhí)著地追求美也確實是思想解放和更新,但以夭殘挫痛為代價的苛求美麗之風,確實不應成為一種時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