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是易碎品。在一個充滿了怨恨、憤怒、諷刺的環(huán)境里,愛會消失殆盡,而在一個相互尊重、接納、誠懇的環(huán)境里,愛會茁壯成長。如果你有意識地遵守下列十大婚姻禁忌,那么就可以把陷入泥沼里的關系發(fā)展成滿懷信任和安全感的關系。
為什么要列一堆禁忌而不是開一張“要做事宜”的清單呢?《塔木德經(jīng)》里的故事可以讓你知道答案:
一個非教徒當面詢問圣人希勒爾,要求他用一只腳站立的時間教授他整本《托拉》。希勒爾同意了并講了以下的話:“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其他的內(nèi)容在集注里,自己去學習吧。” 許多注釋者會問為什么圣賢要用否定的方式回答問題而不是引用圣經(jīng)里名言“愛鄰如愛己”呢。
我想答案很簡單:我們更能理解讓自己受傷的東西。我們體會過一句批評或者一個蔑視的眼神能給我們帶來怎樣的傷痛,也經(jīng)歷過一番負面的評價會怎樣地傷害或者毀壞一段關系,也知道我們所做的或者所遭受的消極行為的影響力遠遠超出積極的行為。
所以提升關系的第一步就是消滅對婚姻有害的消極行為。在有毒的荒地種植玫瑰花是沒有成果的,所以第一步,我們得清除有害物質(zhì)然后美化家園。越是能感受到有可能傷害到對方的行為,越是能夠讓我們的愛綻放。
在你閱讀下面5個禁忌的時候請你練習實踐。
婚姻的挑戰(zhàn)需要你做到三條——練習、持久、耐心。照著做,你會看到收益。即使你們二人中只有一個人在努力改變,結果也是很有意義的。
1、不要理所當然
婚姻大概是最有效也最具挑戰(zhàn)性的塑造性格的訓練營。與伴侶相處讓我們有機會鍛煉自我控制能力、培養(yǎng)愛心、學會尊重對方。例如有時候你會面臨選擇——要么對對方發(fā)火,要么跟他/她溝通下你的憤怒。另外一個時候,你要做的選擇是把伴侶的付出當作理所當然,還是對他/她表達感激之情。
不要把伴侶的付出當成理所當然,這在婚姻的十大禁忌中猶顯特殊。克服這點的唯一方式是采取積極的行動——表達感激之情。要么認為是理所當然,要么認可她對你的善意,期間沒有中間地帶。這也是克服自私的最好的方式。要做到發(fā)自內(nèi)心地想要去贊美伴侶你必須摒棄三種消極態(tài)度——自認為對某些事情享有權力、不切實際的期望和有意識的健忘癥。
當你自認為對某些事情享有權力的時候,你覺得你為我做的任何事情都是理所當然的,所以我為什么要費力感謝你呢。憑著這樣態(tài)度你把自己的需求放在首位,而對方的任務就是滿足你的需求。伴隨權力感的是另外一個態(tài)度——我期待什么,你的義務就是滿足我的期待。在享有權力并滿懷期待的情況下我們將伴侶當成了自己的延伸,就像孩子和母親乳房的關系。孩子哭的時候他就期待被盡快的喂養(yǎng)。
有意識的健忘或者不用心意味著你會忽略或者遺忘顯而易見的事情。我們無視對方或大或小的愛意之舉。我想也正是權力感和期待感把我們導向了有意識健忘的狀態(tài)。
如果你想知道你是否將伴侶當成理所當然,我建議你問問自己下列問題:你對待伴侶的方式同你對待一個普通的熟人或者同事一樣嗎?一樣得禮貌、和善、體貼嗎?大多數(shù)人的回答是“不”。所以問問自己這個問題吧:“如果你的伴侶對你不禮貌、無視你對他的善意、不考慮你的需要, 你會有怎么樣的感受呢?在你回答前請你想想希勒爾的話‘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練習
記錄下伴侶為你做過的事情,無論大小,可以包括早上為你倒的咖啡,或者是她高效的理財方式。
問問你自己:“對伴侶為你做的這些事情,你表示了感謝嗎?如果有,那么你是以什么方式表達的呢?” 很有可能你會發(fā)現(xiàn)伴侶為你所做的列在清單上的一大堆的事情,你沒有表示過謝意。
試著花一周的時間去表達你的謝意并關注你們關系的改善。你甚至可以考慮寫封信給他/她,對 他/她說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