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使戀愛關系出現(xiàn)不利于女方的發(fā)展趨勢
在未發(fā)生婚前性行為時,戀愛雙方是相互平等、自由選擇的關系,可發(fā)生之后情況則有所不同:
一是雙方吸引力比過去逐漸減弱。原以為兩性關系很神秘,現(xiàn)在變得“不過如此”,過去的光彩、魅力顯得不奪目,不充滿力度了;
二是女方再選擇機會減少。原來男方十分遷就女方,自女方委身于他之后,便以為“她再也離不開我了”、“非我莫屬了”,故對女方開始態(tài)度隨便、任意支配。
反之,女方則因把貞節(jié)已交給他了,“已經是他的人了”,可又擔心男方改變初衷,唯恐被拋棄,于是對男方一再遷就、容忍,即使發(fā)現(xiàn)他有較大缺點。
可事已至此,只得將就成婚,貽誤了終身大事。
調查表明,性交后女方想報復男方的占10.7%,既悔恨又擺脫不掉男方的占21.3%,其緣概出于此;
三是使男方對女方的猜疑開始萌生。
恩格斯曾講:“性愛是排他的”,女性如此,男性也不例外。
男子總希望女友只信任自己,對自己開放,一旦與之發(fā)生關系,便又開始猜疑女方,“她對別人是否也這樣?”
若女方過去已談過幾個對象,這種疑心就會加重,或導致中止戀愛關系,或婚后生活不和諧。
4、使新婚蒙上陰云
新婚是人生最快樂的事件之一,但婚前有過性行為或新娘子已有孕在身,這樣的新婚就會失去應有的歡樂,蒙上一層陰云。
從新婚夫婦而言,雙言已沒有新鮮感,只不過走走形式;周圍人也會有議論、看不起,以為“有傷風化”。
雖然傳統(tǒng)觀念中有些東西比較苛刻,但要一下子扭轉“國情”、對傳統(tǒng)文化進行揚棄并非輕而易舉。
5、給婚后生活造成諸多不愉快
婚前性行為往往是在提心吊膽、唯恐別人發(fā)現(xiàn)的“犯罪感”心理狀態(tài)下進行的,缺乏良好的懷生活環(huán)境,雙方不僅難以從中體驗到性快感。
反而留下了痛苦的性經驗,容易造成夫妻某一方的性功能障礙,如性冷淡、陽萎等,導致夫妻性生活不易和諧。
婚前性行為沒有法律保證,女方因被拋棄而受啞巴吃黃連之苦,就會對男方懷恨在心。
婚后將此苦訴諸丈夫,丈夫憤憤不平,就會找“負心漢”討公平,造成糾紛、違法事故,甚至引火燒身,導致家庭不幸。
婚前性行為,目前正呈現(xiàn)著數量愈來愈多、年齡愈來愈小的發(fā)展趨勢,它已成為世界性普遍關注的社會性問題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