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是人們吃冷飲最多的季節(jié),但如果吃得不當容易爆肥還傷身體,下面編輯教你一些夏季吃冰的注意事項,讓你吃的健康又解暑,趕緊看看吧。
夏季吃冰的注意事項
1.空腹不吃冰
千萬不要把冰當做正餐,在空腹時直接讓冰下肚,不但無法減肥,更可能招來許多病痛。
2.冰含口中,融化回溫再吞下
吃冰的時候,先把吃下的冰含在口中,別急著吞下去,等到冰溶化后再慢慢吞入,降低冰對身體的刺激。
3.用靠近嘴唇的地方含冰
含冰時,不要以上顎來含,以免上顎腔附近的神經(jīng)受到低溫刺激而引發(fā)疼痛,甚至眩暈。含冰的位置要在口腔較前面的地方,也就是接近嘴唇的那一邊。
4.先吃料再吃冰
如果要吃剉冰,最好先吃配料,等冰稍微融化一些后再吃,也可以降低傷害。
5.選擇其他冷食
除了剉冰之外,也可以選擇吃水果,這樣不但能達到清涼解暑的功效,也不會直接受到冰的刺激。
6.挑對時間再吃冰
起床8:00-9:00不吃冰~經(jīng)過整晚空腹,如果剛起床就喝冰飲,會破壞胃功能、降低代謝。
午餐11:00-12:00不吃冰~飯前、飯后1小時避免吃冰,以免影響胃部蠕動,導致消化不良。
下午茶13:00-15:00~這才是吃冰好時刻,有陽光的正午到下午3點前較適合吃冰,但要避開飯前或飯后1小時。
就寢22:00-23:00不吃冰~睡前吃冰的東西容易引起胃食道逆流,如果糖分很高的話,又會更嚴重。
7.月經(jīng)前期、月經(jīng)期間不吃冰
吃冰會讓子宮收縮,使經(jīng)血難以排除干凈,造成經(jīng)痛,進而導致經(jīng)期不順。
8.劇烈運動后、或大量流汗時不吃冰
身體正在大量發(fā)汗或是運動后身體溫度較高、血液循環(huán)較快,這時吃冰會讓血管突然收縮,導致頭痛,也可能引發(fā)喉痛、腹痛、腹瀉等癥狀。
最好不要吃的冰
1.四果:傳統(tǒng)的四果冰包括了木瓜絲、蜜餞、楊桃干與鳳梨干,都是腌漬物,包含的鹽分、糖分傷身,最好不要吃。
2.顏色鮮艷漂亮的冰料:像五色圓、三色糖與三色蒟蒻等,添加太多人工色素,對身體無益。
3.巧克力、煉乳或果汁淋醬:多半是濃縮制成,小小1匙糖度高得嚇人,甚至還含有乳油或添加色素。
可適當吃的冰
以熱量和營養(yǎng)價值來說,除新鮮切片水果外,愛玉、仙草、山粉圓、原味蒟蒻、杏仁豆腐、綠豆、紅豆、玉米粒、米苔目等, 都是不錯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