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種情況下的避震要點都有哪些
近年來地震出現(xiàn)的次數(shù)比較多,所以大家應該及早的了解一些地震中的避震方法,要選擇安全的地方,可以選擇三角空間,這樣有助于穩(wěn)定,但是在出現(xiàn)的地震之后,不要往上跑,孩子幼兒園出現(xiàn)地震,要聽老師指揮,那么,各種情況下的避震要點都有哪些?
各種情境下的避震要訣
情境1:在樓房內(nèi)
躲進“安全島”
房屋倒塌后形成的三角空間,往往是人們得以幸存的相對安全的避震空間(即大塊倒塌體與支撐物構(gòu)成的空間),比如墻角處,承重墻較多、開間小的房間、衛(wèi)生間,結(jié)實、能掩護身體的物體下(旁)等。
身體應采取的姿勢:蹲下或坐下,盡量蜷曲身體,降低身體重心,同時抓住桌腿等身邊牢固的物體,以免震時摔倒或因身體失控移位而受傷。注意保護頭頸、眼睛,掩住口鼻。
特別提醒:
衛(wèi)生間優(yōu)于廚房
同樣屬于小開間,廚房因有燃氣管道、燃氣灶和微波爐等家用電器,其安全性不如衛(wèi)生間。提醒一句:地震發(fā)生時,一定要立即關(guān)閉正在使用的取暖爐、燃氣灶等,萬一失火,應立即滅火。
如果是在北方,可以教孩子避震時蹲在暖氣旁。暖氣的承載力較大,金屬管道的網(wǎng)絡(luò)性結(jié)構(gòu)和彈性不易被撕裂,即使在大幅度晃動時也不易被甩出去;暖氣管道通氣性好,不容易造成窒息;管道內(nèi)的存水還可延長存活期。更重要的一點是,被困時可采用擊打暖氣管道的方式向外界傳遞信息。
不要鉆進柜子或箱子里
因為人一旦鉆進去后便立刻喪失機動性,視野受阻,四肢被縛,不僅會錯過逃生機會還不利于被救。這一點要特別提醒家里的小朋友哦。
靠外不靠內(nèi)
不要選擇建筑物的內(nèi)側(cè)位置,盡量靠近外墻,但不要躲在窗戶下面。
情境2:走在街道上
當心高空墜物
高層建筑物的玻璃碎片和大樓外側(cè)混凝士碎塊、高聳或懸掛物(變壓器、電線桿、路燈、廣告牌)等,可能掉下傷人,應立即將身邊的包或柔軟物品頂在頭上,或用手護頭,迅速跑開。
跑向開闊地
要鎮(zhèn)靜,不要亂跑亂擠,避開人流,迅速離開高層建筑物、電線桿和圍墻,跑向比較開闊的地區(qū),蹲下或趴下。
情境3:在行駛的車輛中
團身抱頭,抓牢扶手
如果地震發(fā)生時爸爸(或媽媽)正駕駛著汽車,應盡快減速,逐步剎閘——注意!不可急剎車,特別是在高速公路上,而孩子應立即團身抱頭,并用一只手牢牢抓住扶手。
盡快離車躲避
停車后應盡快離開汽車,跑向開闊地。
在公共汽車、火車和地鐵等交通工具上,避震方法大致相同。
其他情境中的避震要訣
在商場或超市內(nèi):盡可能避開貨架,在沒有障礙的通道上抱頭蹲下。
在電梯內(nèi):將各樓層的按鈕全部按下,一旦停下,迅速離開電梯。
在室內(nèi)停車場:留在車內(nèi)十分危險,應該在兩車之間或車旁蹲下或趴下。
在郊外:遠離山崖、陡坡、河岸及高壓線。
希望大家盡早認識,一定不要過于擔心,或者是過于害怕,這樣容易造成慌亂,一定要按照指導進行疏散人群,準備一些家庭防震包,做到未雨綢繆,同時,也要教孩子一些急救的方法,希望大家盡早了解上述的這些方法,幫助自己解決困難。
-
怎樣預防地震?對于地震消息很多人也是非常的熟悉,而且在地震發(fā)生的時候也是非常危險的,可能會影響到我們的身體健康的,所以大家在發(fā)生地震的
-
遭遇雷擊 如何對患者施救?大家都知道,夏季的雷雨天氣是比較高發(fā)的,那么對于雷電帶來的危險很多人都是知道的。那如果在戶外遇到雷電襲擊的時候,應該如何
-
腳扭傷時應該如何應急處理現(xiàn)在有很多人平時因為一些不注意而出現(xiàn)腳扭傷的現(xiàn)象,特別是一些女性有時候穿一些高跟鞋遇到不平的路,會出現(xiàn)腳扭傷的現(xiàn)象,所以
-
電擊傷病人的心理該如何護理大家在日常生活當中,一定要注意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情,而且,很多的人會出現(xiàn)嚴重的電擊傷情況,會造成患者心理受到危害,平時大
-
燒傷炸傷家庭救護方法都有哪些大家在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燒傷炸傷的情況,而且要注意護理方法,全面的進行急救,并且在日常生活中,也要注意保健措施,一旦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