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開發(fā)6-7個月寶寶的潛能
優(yōu)秀的寶寶是每個家長的驕傲,所以一定要好好把握教育的時間段。 1歲寶寶的教育是開發(fā)寶寶大腦的黃金時期,小孩子的教育貴在家長言傳身教。
● 找爸爸,爸爸藏在媽媽身后,媽媽對著寶寶說:“爸爸哪里去了?”寶寶會到處搜尋,爸爸突然出現(xiàn)了:“爸爸在這里呢。”寶寶高興得手舞足蹈,臉上露出了歡快的笑容,甚至咯咯笑出聲來。
● 尋找媽媽手,媽媽把手藏在身后,問寶寶:“媽媽的手哪去了?”寶寶不知道,這時媽媽把手拿出來:“媽媽的手在這里呢。”在游戲中寶寶認識了媽媽的手。
● 尋找寶寶手,媽媽拿著寶寶的手,放到寶寶的身后:“寶寶的手哪去了?”再把寶寶的手拿過來:“寶寶的手在這里。”寶寶也開始認識自己的手。
● 尋找玩具奶瓶,媽媽可以把玩具、奶瓶等物品藏到身后,再把它拿出來。在游戲中讓寶寶認識更多的物品,知道更多物品的名稱,這比單純教寶寶認識東西要有趣得多。
認識人
教寶寶認識人,可以讓寶寶理解人與稱謂的關(guān)系。當外公外婆來到時,媽媽對著寶寶說:“寶寶,你看誰來了?是寶寶的外公和外婆。”以后隨著年齡的增長,寶寶就會知道他的外公外婆就是***媽的父母。這樣逐漸建立寶寶與人的交往。
玩兩塊積木
媽媽遞給寶寶積木A,當寶寶握住后,再遞給寶寶積木B。寶寶可能有三種接積木的方式:
(1)把積木A扔掉,再接積木B;
(2)用另一只手接積木B;積木A仍然握在手里;
(3)把積木A傳到另一只手,騰出手來接積木B。
三種不同接法,揭示三種不同含義:
● 如果用另一只手接積木B,表明寶寶已經(jīng)懂得了兩只手可以分開使用;
● 如果把積木A傳到另一只手,再去接積木B,寶寶已經(jīng)會兩手配合使用了;
● 如果把積木A扔掉,再接積木B,說明寶寶可能還沒有學會運用一雙手。媽媽就要告訴寶寶,寶寶還有一只手啊,并把積木遞到另外一只手里。這個游戲?qū)κ值腻憻挿浅S幸饬x。
玩抓積木
手抓物體的動作先是大把的抓,后是拇指和其他四指對捏,然后是拇指食指對捏。這個月可能會拇指和其他四指對捏,拇指和食指對捏能力還要經(jīng)過2~3個月的時間。讓寶寶練習抓小積木,能夠鍛煉寶寶手指的運動能力。鍛煉指尖細小肌肉的協(xié)調(diào)動作,促進神經(jīng)系統(tǒng)的發(fā)育。
-
如果讓你重新帶一次孩子,有哪些坑是你難以避免的?剛有小孩的爸爸媽媽,在新手的道路上都難免磕磕絆絆
-
如何保護孩子的視力一般到了春天我們都知道天氣變化無常,很多人都可能會出現(xiàn)一些過敏性的疾病的,學校開學的時候應該要注意孩子的一舉一動,及時的
-
哪些玩具不適合小孩子玩一些比較危險的玩具盡量的不要給自己的寶寶玩耍,以免傷害到寶寶的身體健康,但是現(xiàn)在玩具的材質(zhì)都是相當?shù)亩嗟模行┩婢叩陌踩?
-
和胎兒之間的神秘互動當準媽咪第一次感覺到胎兒在動的時候,那種從心底流露出的驚喜,真是一輩子難忘的回憶!其實,胎動不僅是胎兒在動而已,也是能顯
-
為何家長們總被偽早教忽悠呢很多媒體早已揭露過各種偽早教的亂象和騙術(shù)。一些人披著所謂引進自西方的早教理論的外衣,鼓吹“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