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媽必知 新生兒常見疾病及護理方法
新生兒常見的疾病有哪些呢?新生兒的身體非常的嬌嫩,如果護理不當很可能會出現(xiàn)一些疾病的威脅。那么你知道有哪些常見的新生兒疾病么?又該如何防治新生兒疾病呢?下面為大家介紹一下新生兒常見的疾病及護理措施!
新生兒常見疾病嬰兒濕疹防治
嬰兒濕疹是新生兒常見疾病的一種,俗稱“奶癬”, 是一種常見的嬰兒過敏性疾病。這與給寶寶喂牛奶、寶寶本身皮膚特點和過敏體質都有關,受食物及外界因素(如日光、紫外線、濕熱等)影響,一般會隨著輔食的添加和寶寶的長大會逐漸減輕,1歲時大部分消失。
病癥:急性期新生兒面頰、額、頸、胸出現(xiàn)血疹,呈紅色,奇癢,很快變成小水皰,破后流水結痂,滲水后紅腫減輕,進入非急性期并轉為丘疹。嬰兒濕疹又癢又痛,寶寶常會哭鬧不安,甚至影響喂養(yǎng)和睡眠。
防治方法:平常在寶寶的飲食上避免喂過量的食物,以保持消化正常。盡量不要給寶寶喂食魚蝦、蛋清等食物,給寶寶添加這些輔食時,也要比正常寶寶添加得晚一些,發(fā)病時千萬不要吃,對于懷疑是牛奶過敏的情況,可將奶煮得時間長一些,使蛋白變性,減少致敏物。
此外,急性期水皰破后不要洗澡,用每天用l%~4%硼酸溶液濕敷外洗局部15分鐘,外涂15%氧化鋅軟膏,當轉為紅丘疹為主時,可用溫水洗澡,但不要使用浴液或肥皂作為清潔洗劑,這時仍可用1%~4%硼酸溶液外洗,涂以爐甘石呋喃西林洗劑。還要注意,家長如分不清病情,要在醫(yī)生指導下治療。
新生兒常見疾病膿皰病防治
膿皰病是新生兒常見疾病的一種。小嬰兒皮膚柔嫩,角質層薄,抗病力弱,皮脂腺分泌較多,如果此時不注意清潔新生兒皮膚或皺褶處通風不好就容易引起此病。膿皰的致病菌常見的是金黃色葡萄球菌或溶血性鏈球菌,嚴重時還會引起敗血癥。
病癥:新生兒頸部、腋下及大腿根部生有大小不等的小膿皰,并且膿皰周圍皮膚微紅,皰內含有透明或混濁的液體,當膿皰破潰后液體流出,留下像灼傷一樣的痕跡。
防治方法:平常生活中,給新生兒選擇柔軟吸濕性強和透氣性良好的衣物,勤洗澡、勤換衣。如果發(fā)生膿皰,可用75%酒*消毒局部,再以消毒棉簽擦去除膿皰內的膿汁,不久就會干燥自愈。如果膿皰較多,并且寶寶有發(fā)燒、精神欠佳等癥狀時,則應請醫(yī)生診治,在醫(yī)生指導下進行抗生素全身治療。
新生兒常見疾病先天性髖脫位的防治
先天性髖脫位是新生兒四肢畸形常見疾病的一種,與遺傳、內分泌因素及臀位分娩有關,具體病因目前不十分清楚。
病癥:正常情況下把寶寶平放在床上,將雙膝外展時,寶寶肢體可觸及床面,而有髖關節(jié)脫位時,不能觸及,這時可以明顯的看出寶寶的雙腿不等長或者雙側臀部皮紋不對稱,一般寶寶會表現(xiàn)患肢比健肢短,患側皮紋增多或皮紋升高等。
防治方法:此病在于及早發(fā)現(xiàn),及早治療,可以讓寶寶雙下肢并攏,屈髖屈膝,雙腳平放于床面,雙膝不一樣高就有可能患上此病,此時應該盡早去醫(yī)院拍x光片確診。1歲以內的新生兒,可用手法復位或鋁板支架固定,1歲~3歲的寶寶除上述方法外,還得加石膏固定,3歲以上可能要采取手術治療了。
平時要注意給寶寶做好臀部清潔護理,防止大小便污染,如果正在進行石膏固定,要經(jīng)常注意雙腳的顏色、溫度及有無腫痛,如有異常及時告訴醫(yī)生,讓醫(yī)生跟進處理。
新生兒常見的疾病有哪些呢?以上為大家介紹了新生兒常見的疾病,也為大家介紹了新生兒常見疾病的護理方法,讓我們做好新生兒的護理,做一個合格的父母!
-
新生兒出生后多久黃疸會退?新媽媽都想知道!現(xiàn)在出生的小朋友都會有出現(xiàn)黃疸的表現(xiàn)?什么是黃疸?應該如何區(qū)分呢?
-
新生兒喂養(yǎng)與護理新生兒免疫功能低下,體溫調節(jié)功能較差,因而易感染,護理起來必須細心、科學、合理。
-
寶寶夏季長痱子,這幾招可緩解!痱子是夏天最多見的皮膚急性炎癥。
-
小孩腳臭怎么辦 種方法有效去除腳臭我們都知道在生活中很多人都是不習慣性的去給寶寶用一些溫水去洗腳之類的,而且很多小寶寶經(jīng)常跑來跑去的,會導致寶寶的腳丫子會
-
玩具在精不在多 選這4樣就夠了其實對于我們的寶寶來說,有很多的人們并不知道應該如何培養(yǎng)我們的寶寶的智力,幫助我們的寶寶智力發(fā)展的更加的完美,才是最好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