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參歸脾丸良好的補血藥
吃什么補血好?是選擇補血藥物呢還是選擇補血食物呢?一般補血藥物的補血效果是比較明顯的,而補血食物則是一個調養(yǎng)的過程,比較緩慢,因此缺血嚴重的建議選擇補血藥物,如人參歸脾丸,是上好的補血藥物。
人參歸脾丸
藥物組成:人參,甘草,黃芪、當歸、龍眼肉、白術、茯苓、酸棗仁、木香、遠志。功能分析:方中人參、黃芪、白術、甘草補脾益氣;當歸、龍眼肉補益心脾,養(yǎng)心安神;茯苓、酸棗仁、遠志補心血,益心氣,安心神;木香理氣醒脾,使補而不滯。諸藥合用,共奏健脾益氣,養(yǎng)血補心,益智安神之效。
主治病證:主治思慮過度,勞傷心脾,心脾兩虛,氣血不足所致心悸怔忡,健忘不眠,盜汗虛熱,不思飲食,神疲倦怠,面色萎黃,舌淡苔白,脈細緩;脾不統(tǒng)血,癥見大便下血,崩不止,月經超前,量多色淡,或淋漓不止。
歸脾湯始載于宋代嚴用的《濟生方》,用治思慮過度勞傷心脾,健忘怔忡之證。元代危亦林《世醫(yī)得效方》,對此方主治的癥證有所增加,在原方主治的基礎上又增加了脾不統(tǒng)血之吐血下血之證。明代薛己《校注婦人良方》在歸脾湯原來的組成中又增加了當歸、遠志兩味,沿用至今。清代汪庵《醫(yī)方集解》更擴充其治療范圍,用于驚悸、盜汗、食少、婦人經帶、腸風崩漏等證。
現(xiàn)為服用方便,將湯劑改為丸劑。可見,人參歸脾丸是歷代醫(yī)家通過臨床實踐而逐步完善起來的。
西醫(yī)診為神經衰弱、心臟病、貧血、月經不調、功能性子宮出血、血小板減少,以及吐血、便血,證屬心脾兩虛者,均可以此藥治療。
人參歸脾丸可能導致便秘人參健脾丸與人參歸脾丸區(qū)別
1.身體壯實不虛者忌服。
2.不宜和感冒類藥同時服用。
3.不宜喝茶和吃蘿卜以免影響藥效。
4.高血壓患者或正在接受其他藥物治療者應在醫(yī)師指導下服用。
5.服藥二周后癥狀未改善,或服藥期間出現(xiàn)食欲不振,胃脘不適等證應去醫(yī)院就診。
6.藥品性狀發(fā)生改變時禁止服用。
人參歸脾丸的副作用有以下幾點:
1、口干
感覺口中津液不足,但沒有飲水要求,或飲水很少的表現(xiàn)。
2、鼻燥
鼻腔干燥,多因燥熱傷肺,肺經熱盛或胃熱熾盛所致,亦有肺氣虛而鼻干者。
3、便秘
服用人參歸脾丸可能會造成大便次數減少,糞便干燥。偶有一過性消化道癥狀,皮膚干燥,肝功能異常,停藥后癥狀可恢復。
同時,人參歸脾丸的副作用還可能體現(xiàn)在消化道癥狀,一般還可能造成皮膚干燥,肝功能異常等。停止服用人參歸脾丸后,人參歸脾丸的副作用癥狀將消失。
患者在服用藥物的時候需要嚴格按照藥品說明書進行,當出現(xiàn)以上癥狀的時候不必驚慌,這是正常的生理反應。當出現(xiàn)嚴重的副作用時,就需要及時就醫(yī)接受診斷了。
兩者均含人參、茯苓、白術、黃芪以益氣健脾;含木香理氣健脾、調理中焦氣機;含酸棗仁、遠志安神定志;含當歸活血養(yǎng)血。于是,有些患者就認為兩者都是健脾的,功效應該也是一樣的。
其實,人參健脾丸還含有山藥、陳皮、砂仁加強健脾和胃作用;人參歸脾丸另有龍眼肉、炙甘草補血和氣。另外,同樣藥物的用量也有所不同:人參健脾丸重用黃芪、山藥,意在健脾益氣;人參歸脾丸重用當歸、人參養(yǎng)血益氣。
由于其用藥的不同決定上述兩藥的功用也不同,人參健脾丸具有健脾益氣、和胃止瀉的功效,主要用于脾胃虛弱引起的惡心嘔吐、腹痛便溏、不思飲食、體弱倦怠。
人參歸脾丸具有益氣補血,健脾養(yǎng)心的功效,主要用于心脾兩虛,氣血不足所致的心悸,失眠健忘,食少體倦,面色萎黃所致的便血、崩漏、帶下諸癥。所以,人參健脾丸偏重于健脾理氣,而人參歸脾丸偏重于補氣養(yǎng)血。
綜上所述,人參歸脾丸補血效果不錯,建議急需補血的朋友不妨選擇這款藥物。
-
產后氣血差,這些食物氣血雙補女人產后為什么會氣血兩虧?
-
補血效果好的食物有哪些很多女性都有貧血問題,這跟她們的體質有直接關系。長期的貧血,容易導致暈眩、眼花等健康問題出現(xiàn),對女性身體會造成很大傷害。
-
血豆腐能補血嗎小編平時也非常喜歡吃哦!雖然看起來顏色紅紅的,好像鮮血一般,但是吃起來真叫個香啊!聽到有人說吃血豆腐可以補血,這靠譜嗎?來
-
女人養(yǎng)氣血容易犯哪些錯誤補氣補血是擁有好氣色的先決條件,如果氣虧血虧,那女性的健康就無法得到保障。所有,女性需要養(yǎng)氣血。我們知道養(yǎng)氣血的最好方法
-
哪些食物養(yǎng)血安神好在平時生活中,有一些人經常出現(xiàn)頭暈眼花的癥狀,這時候一般都是因為缺乏足夠的休息引起的。中醫(yī)認為,這種癥狀的人應該多吃一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