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營養(yǎng)元素與參考攝入量
營養(yǎng)素與參考攝入量
對嬰兒和兒童來說,營養(yǎng)供給量的基本要求應是滿足生長、避免營養(yǎng)素缺乏。營養(yǎng)素參考攝人量(dietaryreferenceintakes,DRIs)包括4項內容:平均需要量EAR(estimatedaverage requirement)是某一特定性別、年齡及生理狀況群體中對某營養(yǎng)素需要量的平均值,攝人量達到EAR水平時可以滿足群體中半數(shù)個體對該營養(yǎng)素的需要,而不能滿足另外半數(shù)個體的可能性;推薦攝人量RNI(recommendednutrientintake)可以滿足某一特定群體中絕大多數(shù)(97%-98%)*的需要;適宜攝人量AI(adequateintake)是通過觀察或實驗室獲得的健康人群某種營養(yǎng)素的攝人量,在不能確定RNI時使用;可耐受最高攝人量UL(tolerable upper intake level)是平均每日可以攝人該營養(yǎng)素的最高量。如資料充分每種營養(yǎng)素可制定一套參考攝人量。如果個體攝人量呈常態(tài)分布,一個人群的RNI=EAR+2SD.多數(shù)營養(yǎng)素都有一個可耐受最高攝人量UL.
營養(yǎng)素分為:能量;宏量營養(yǎng)素(蛋白質、脂類、碳水化合物);微量營養(yǎng)素(礦物質,包括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維生素);其他膳食成分(膳食纖維、水)。
(一)能量代謝
兒童所需能量主要來自食物中的宏量營養(yǎng)素。與其他營養(yǎng)素不同,能量的推薦攝人量RNI是人群的平均需要量EAR.兒童總能量消耗量包括基礎代謝率、食物的熱力作用、組織生長合成、活動和排泄過程的能量消耗。兒童能量的需要與年齡和不同的狀態(tài)有關。能量單位是大卡或千卡(kcal),1984年國家規(guī)定能量以千焦耳(KJ)為單位,lkcal=4.184KJ,或1KJ=0.239kcal。
1.基礎代謝率 小兒基礎代謝的能量需要量較成人高,并隨年齡增長、體表面積的增加逐漸減少;A代謝所需熱能,在嬰兒約為55kcal(230.12KJ)/(ke.d),7歲時為44kcal(184.10KJ)/(kg.d),12歲時每日約需30kcal(125.52KJ)/(kg.d),成人時為25kcal(104.6KJ)~30kcal(125.52KJ)/(kg.d)。
2.食物的熱力作用(Forthermiceffectoffood,TEF) 食物中的宏量營養(yǎng)素除了為*提供能量外,本身在消化、吸收過程中出現(xiàn)能量消耗額外增加的現(xiàn)象,即食物代謝過程中所產(chǎn)生的能量,如氨基酸的脫氨以及轉化成高能磷酸鍵產(chǎn)生的能量消耗,稱為食物的熱力作用。食物的熱力作用與食物成分有關。蛋白質的熱力作用最高,蛋白質本身在吸收、消化所需能量相當攝人蛋白質產(chǎn)能的30%。脂肪的熱力作用為4%,碳水化物為6%。嬰兒食物含蛋白質多,食物熱力作用占總能量的7—8%,年長兒的膳食為混合食物其TEF為5%。
3.活動消耗(Forphysicalactivity) 兒童活動所需能量與身體大小、活動強度、活動持續(xù)時間、活動類型有關。故活動所需能量波動較大,并隨年齡增加而增加。當能量攝人不足時,兒童可表現(xiàn)活動減少。
4.排泄消耗(Forexcreta) 正常情況下未經(jīng)消化吸收的食物的損失約占總能量的10%,腹瀉時增加。
5.生長所需(Forgrowth) 組織生長合成消耗能量為兒童特有,生長所需能量與兒童生長的速度呈正比,即隨年齡增長逐漸減少。
以上五部分能量的總和就是兒童能量的需要量。一般認為基礎代謝占能量的50%,排泄消耗占能量的10%,生長和運動所需能量占32%~35%,食物的特殊動力作用占7%~8%。嬰兒能量平均需要量為950kcal(3974.8KJ)/(kg.d),1歲后以每日計算。
(二)宏量營養(yǎng)素
1,碳水化合物 為供能的主要來源。6個月以內嬰兒的碳水化合物主要是乳糖、蔗糖、淀粉。碳水化合物無RNI,常用可提供能量的百分比來表示碳水化合物的適宜攝人量。2歲以上兒童膳食中,碳水化物所產(chǎn)的能量應占總能量的50%一60%。保證充分碳水化合物攝人,提供合適的比例的能量來源是重要的,如碳水化合物產(chǎn)能>80%或<40%都不利于健康。
2.脂類 為脂肪、膽固醇、磷脂的總稱,是*重要的營養(yǎng)素之一。脂類是機體的第二供能營養(yǎng)素。*不能合成的不飽和脂肪酸為必需脂肪酸,如亞油酸(C18:2)、亞麻酸(C18:2,)。亞油酸是n—6系的脂肪酸,可衍生多種n—6不飽和脂肪酸,如花生四烯酸。亞油酸在體內可轉變成亞麻酸和花生四烯酸,故亞油酸是最重要的。亞麻酸分為。—亞麻酸和丁—亞麻酸,e—亞麻酸為n—3脂肪酸(u—3脂肪酸),可衍生多種n—3不飽和脂肪酸,包括二十碳五烯酸(EPA,C20:5)和二十二碳六烯酸(DHA,C22:6)。植物可合成亞油酸。必需脂肪酸參與構成線粒體、細胞膜、體內磷脂、前列腺素的合成;參與膽固醇代謝;(u—3脂肪酸與視力、認知發(fā)育有關;動物實驗發(fā)現(xiàn)精子的形成與必需脂肪酸有關。
脂肪所提供的能量占嬰兒總能量的45%(35%~50%),隨著年齡的增長,脂肪占總能量比例下降,年長兒為25%~30%。必需脂肪酸應占脂肪所提供的能量1%一3%。
3.蛋白質 主要由20種基本氨基酸組成,其中8種體內不能合成的氨基酸稱為必需氨基酸(essentialaminoacids,EAAs,異亮氨酸、亮氨酸、賴氨酸、蛋氨酸、苯丙氨酸、蘇氨酸、色氨酸、纈氨酸);對嬰兒來說,組氨酸為必需氨基酸;早產(chǎn)兒肝臟酶活性較低,胱氨酸、酪氨酸、精氨酸、;撬峥赡芤彩潜匦璧摹雰旱哪I臟及消化器官尚未發(fā)育完全,過高的蛋白質攝人對嬰兒有潛在的損害。4~6個月嬰兒在乳量充足的情況下不必增加其他蛋白質的攝人。兒童及青少年生長發(fā)育旺盛,處于*發(fā)育成熟的關鍵階段,應供給全面均衡的營養(yǎng),包括充足的蛋白質供給。
蛋白質供能占總能量的8%~15%。食物中優(yōu)質蛋白質含量高,必需氨基酸比例恰當,如動物蛋白、大豆蛋白,生物利用率高,蛋白質供能占總能量的比例則較低。一歲內嬰兒蛋白質的推薦攝人量RNI為1.5~3g/(kz.d)。嬰幼兒生長旺盛,保證蛋白質的供給量與質量是非常重要的,故兒童食物中應有50%以上的優(yōu)質蛋白質。食物的合理搭配可達到蛋白質互補,可使必需氨基酸的種類和數(shù)量相互補充,使之更接近*的需要,從而可提高食物的生物價值。例如小麥、米、玉米等蛋白缺乏賴氨酸,而豆類則富含賴氨酸,故谷類、玉米如配以大豆即可補充蛋白質中賴氨酸的不足。食物加工,如豆制品的制作可使蛋白質與纖維素分開,消化率從整粒食用的60%提高到90%以上。
-
兒童營養(yǎng)飲食的原則其實在我們的身體當中,有非常多的兒童并不知道應該如何正確的吃飯,才能夠有非常好的營養(yǎng),給我們的身體帶來非常健康的保護的,
-
生病了怎么樣很好的去合理營養(yǎng)大家都知道,一般小孩子生病以后肯定在飲食方面多調理,不然的話,孩子也會出現(xiàn)抵抗能力差,那么現(xiàn)在就為大家介紹小孩子生病以后
-
全麥食品 兩歲孩子才可以吃的現(xiàn)在大家都特別希望自己的孩子長得又高又壯,在飲食方面經(jīng)常給孩子吃一些魚肉之類的,可能大家不知道,一般小寶寶在兩歲之后才可
-
吃素會不會影響孩子將來的身高隨著社會的進補,吃素已經(jīng)成了一種時尚,可是孩子吃素會不會影響成長呢?這個問題,值得每位家長思考一下哦。
-
食物營養(yǎng)多,寶寶吃什么食物能補鋅鋅是我們身體里必不可缺的微量元素,很多媽媽不知道補鋅的知識,胡亂給孩子補,這樣不可以。補多了就會寶寶的臟器帶來負擔。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