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什么衣服就是什么人
一群大學生穿上囚犯的衣服會怎樣?他們的行為和心態(tài)也會變得越來越像“囚犯”。匪夷所思?但卻在斯坦福大學發(fā)生了。
穿什么就是什么?
1971年,心理學家菲利普•津巴多在斯坦福大學的一個地下室里進行了模擬監(jiān)獄實驗,實驗的目的是想了解人們社會角色發(fā)生劇變時的反應。一群大學生身著囚服或制服,扮演起了監(jiān)獄里的犯人和獄警的角色。從他們穿上那身行頭時,他們的言談舉止已經(jīng)悄悄地受到行頭角色的影響,表現(xiàn)出獄警和犯人各自應有的特點。隨著實驗的進行,獄警和犯人們漸漸“入戲”,甚至忘記了自己只是實驗參與者,獄警開始虐待、羞辱犯人,囚犯開始盲目的服從。最終,原計劃14天的模擬實驗,由于5名扮演者情緒面臨崩潰而在第7天提前終止。
在實驗后對獄警的采訪中,一些平時標榜自己是反戰(zhàn)主義的同學表示自己很享受獄警角色。研究者對結果的解釋是,人們在接受一個社會角色的同時,也會表現(xiàn)出社會規(guī)范賦予這個角色的行為方式。
無獨有偶,研究者發(fā)現(xiàn)在體育賽事中,那些開有紅牛車標的賽車手表現(xiàn)出了更多的侵犯行為;穿紅色運動服的運動員表現(xiàn)出更多的主動進攻;裁判也在不知不覺中認為穿紅色的運動員更有侵犯性。我們都知道紅色會令我們激動,但這紅色是穿在自己身上,按理說激動應該的是對手啊,我們自己為何也變得如此驍勇?
穿衣能影響人的注意力嗎?
美國西北大學凱洛格管理學院的亞當•格林斯基教授最近提出一個新概念——著裝認知,他認為穿著會影響人的認知。
為了驗證著裝對人們認知的影響,格林斯蓋等人以注意力測驗的名義找來60名參與者,要求其中一部分人在實驗過程中穿上白大褂。他們發(fā)現(xiàn)穿著白大褂的參與者在測驗中表現(xiàn)更好。
相關文章
-
老人看新聞易引發(fā)焦慮情緒對于一些中老年人來說,他們在家里沒事的時候都特別習慣性的去看一些法制社會的,可是大家有沒有了解過,經(jīng)常去看這樣的節(jié)目,肯
-
你就是你潛意識里想象的模樣你了解自己嗎?你平時看到的自己就是真實的自己嗎?你可知有些人可能一輩子都沒法碰觸到另一個自己,潛意識中的自己。心理學家告訴
-
心理陷阱 誘人掏腰包日常生活中,我們常見的心理陷阱主要有哪些?這些這是今天小編想要跟大家分享的。常見的心理陷阱主要包括心理賬戶誤區(qū);認為東西
-
給心靈買張電影票不知道正在看這篇文章的你是否小編我一樣,喜歡看電影,是個十足的電影迷。尤其你還是一位心理學愛好者,那么今天小編給大家推薦
-
為什么有些人如此愛“裝逼”?相信所有關注今年里約奧運會的童鞋都聽說澳大利亞霍某人詆毀我們游泳健將孫楊的事跡了。的確,這件事尤其是那段視頻出來后,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