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禮物的的6個雷區(qū)你知道嗎?
送禮對很多人來說都不是一件簡單事,因為想要投其所好真的不容易,而且,我們時常在送禮時搞錯方向,送出自己喜歡,而不是他人想要的禮物。
有很多我們可以送的東西,但關(guān)鍵是以什么方式送出。是送到就行,還是送得品位高,或是送得讓眾人皆知,聽聽心理學(xué)家馬瑞思•威蘭特(MaryseVaillant)是怎么分析我們送禮時常見的幾種行為。
其實(shí)是自己想要
小時候,有些禮物我們特別想要,可卻沒有得到,比如一輛自行車,一列電動火車,一個洋娃娃,這些東西深深地留在了我們的記憶中。
在我們少不經(jīng)事的幼小心靈里,得不到這些禮物就意味著是我們的父母送不起,那一刻,我們對愛的渴望是多么的強(qiáng)烈啊。
成年以后,我們送出的禮物有時候總會有著小時候沒收到的禮物的影子,送這類禮物的人饋贈的實(shí)際上是一種他們曾經(jīng)渴望但卻沒有得到的愛。這是在圓兒時的夢嗎?
送不可思議的禮物
有些人送禮一擲千金,就像古代的帝王一樣,揮霍奢靡,因為他在萬人之上。過度慷慨的本質(zhì)是強(qiáng)烈的占有欲。送禮時的揮霍暗藏一種不由自主統(tǒng)治別人的意愿,因為那些分量過重的禮物隱含著需要對方回報和盡義務(wù)的成分。這種揮霍可能是陰險的,也可能是自愿的收買。一個挺傷人的問題:"他在追求什么樣的地位?"
送實(shí)用的禮物
一把分奶油水果蛋糕的小鏟子,一臺吸塵器,一把螺絲刀......這些實(shí)用的禮物往往是最令人失望的了。不僅僅因為它們太土氣,不夠詩情畫意,主要是因為它們?nèi)菀滓鸾邮苋说恼`解。比如送給妻子一份減肥計劃,給兒媳婦一個烤爐,說是對她們有所幫助,但好像是在揭人家短或侮辱人家智商呀。煞風(fēng)景的問題:"那禮物有用嗎?"
送讓人討厭的禮物
有些禮物絕不會體現(xiàn)自身的價值,讓人難釋重負(fù)。這些禮物讓我們背上責(zé)任的重?fù)?dān),卻沒的選擇。
比如我們沒開口找人家要,人家就送我們一條狗。禮物的背后是給我們的束縛。這就是欲擒故縱呀......讓人討厭的禮物,還包括那些無視我們存在的(比如奶奶給孩子我們不給的東西)或是剝奪我們快樂的東西(我們自己挑選或獲得禮物的快樂)。讓人惱火的問題:"我還有自由嗎?"
從來不送或送不好的東西
很少送禮物的人表面上看很吝嗇,其實(shí)往往背后隱藏著很脆弱的自戀情結(jié)。他們好像沒有被灌輸過饋贈可以取悅別人的觀念,而是認(rèn)為慷慨饋贈時就要自我呈現(xiàn)。與其冒讓別人失望的風(fēng)險,還不如少送或不送。誰跟自己的錢包有仇呢?問題:"他隱藏的是怎樣的脆弱呀?"
送代金券的
把代金券或一些錢當(dāng)禮物送非常便捷。但既然你都不在乎送的是什么了,別人拿它干什么也就不用你操心了。這種無形的饋贈里包含了些含蓄的意味(不打算讓收禮的人猜透自己的喜好和想象力),同時也有尊重的成分在里面(即便他不知道我們是怎么送的,反正是送出禮物了)。提個私下的問題:“這禮物(這錢)我收著踏實(shí)嗎?”
-
老人看新聞易引發(fā)焦慮情緒對于一些中老年人來說,他們在家里沒事的時候都特別習(xí)慣性的去看一些法制社會的,可是大家有沒有了解過,經(jīng)常去看這樣的節(jié)目,肯
-
你就是你潛意識里想象的模樣你了解自己嗎?你平時看到的自己就是真實(shí)的自己嗎?你可知有些人可能一輩子都沒法碰觸到另一個自己,潛意識中的自己。心理學(xué)家告訴
-
心理陷阱 誘人掏腰包日常生活中,我們常見的心理陷阱主要有哪些?這些這是今天小編想要跟大家分享的。常見的心理陷阱主要包括心理賬戶誤區(qū);認(rèn)為東西
-
給心靈買張電影票不知道正在看這篇文章的你是否小編我一樣,喜歡看電影,是個十足的電影迷。尤其你還是一位心理學(xué)愛好者,那么今天小編給大家推薦
-
為什么有些人如此愛“裝逼”?相信所有關(guān)注今年里約奧運(yùn)會的童鞋都聽說澳大利亞霍某人詆毀我們游泳健將孫楊的事跡了。的確,這件事尤其是那段視頻出來后,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