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微的強迫癥,我們的心理“陷阱”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性格、脾氣,在特定的生活環(huán)境下,還會養(yǎng)成一些習慣,有一些好習慣比如說飯前便后要洗手,吃完飯后散散步;也有一些不良的習慣比如說抽煙,喝酒;還有一些習慣我們稱之為怪習慣,我們來看看下面的幾個案例:
“門鎖好了沒?”
鏡頭一:每次出門時鎖好門下樓,
可走不了多遠,王女士心里就開始緊張起來,腦子里反復在想:門鎖好了嗎?鎖了,沒鎖,沒鎖,鎖了……心里亂糟糟的,只好返回去檢查門鎖。結(jié)果每次門都鎖得好好的,王女士明明知道會是這樣的結(jié)果,但她每次都這樣反復檢查門鎖,不檢查就不放心,檢查了才覺得心安。
“他像小孩子一樣一字一句讀”
鏡頭二:小李在咨詢室向心理醫(yī)生訴說自己的苦惱:有一次考試前我復習得挺好的,有一道題目我明明做過,可考試時我想不起來了。從那以后,我看書就有這樣的習慣,剛翻過一頁,就覺得前面的東西遺漏了,再翻過來看,一會兒又覺得什么東西忘了,回過頭再看,經(jīng)常像孩子似的用手指字,一字一句地讀,一個字一個字地看,還是不放心。
“數(shù)字諧音”讓他過敏
鏡頭三:47歲的劉先生,一直念叨著要給孩子買車跑出租。車買回來了,劉先生又直嘆氣,兒子的車牌照是“×××5214”,這不是“我兒要死”嗎?自從看到這車牌號碼之后,劉先生簡直像著了魔似的,不但對車牌號數(shù)字特別敏感,其他號碼中只要帶“2”“4”,他就用諧音往不吉利的事上面聯(lián)系,腦海中不斷出現(xiàn)壞的聯(lián)想,有時越想控制自己,越想得更多、更復雜。許多時候,我們把這些不自覺的定向思考或者動作稱為“強迫式”行為,絕大多數(shù)人都有過輕微的強迫癥經(jīng)歷,輕微的強迫癥也并無大礙,不會對工作與生活造成顯著影響。
上述的王女士、劉先生、小李都患有輕微的強迫癥。強迫癥是以反復出現(xiàn)強迫觀念和強迫動作為基本特征的一種神經(jīng)癥性障礙。他們能夠體驗到?jīng)_動和觀念來自于自我,意識到強迫癥狀是異常的,但又無法擺脫。
生活中類似的事例還有很多,比如,有的人總是不停地洗手;有的人會情不自禁地數(shù)大樓的窗戶,數(shù)錯一個,又從頭數(shù),反復進行;有的人做事怕出錯,反反復復地檢查……
對于大多數(shù)人來說,強迫現(xiàn)象只是輕微的,或暫時性的,當事人不覺痛苦,也不影響正常的生活和工作,就不算病態(tài),也不需要治療,比如反復檢查門鎖,許多人都有這種毛病,如果每天重復的次數(shù)不多,強迫行為對自己的生活沒有什么妨礙,不用管它。而有些人的強迫癥狀每天出現(xiàn)的次數(shù)較多,且干擾了正常生活,對工作和學習有很大影響,就需要治療了。
強迫癥多與完美主義有關(guān)
強迫癥與心理、社會因素有非常密切的關(guān)系,心理壓力過大,情緒長久地處在緊張狀態(tài),個性上的某些缺陷等等是引起此癥的主要原因。
一般認為,患有強迫癥的患者有其特定的人格個性,最突出的就是“完美主義”,凡事要求“十全十美”。他們的性格特征是為人謹慎、墨守成規(guī)、缺乏通融和幽默感、太過理性;內(nèi)心常常有明顯的沖突,徘徊于服從與反抗、控制或爆發(fā)兩種極端。他們常常對自己、對別人要求很高,結(jié)果總是批評別人不好,懷疑和否定自我,缺乏自信心,常因此而無法接受自己強烈矛盾的內(nèi)心沖動欲望而崩潰。
你再也“強迫”不了我
“強迫癥”并不可怕,關(guān)鍵在于我們能否理智地面對它、戰(zhàn)勝它,我們可以試試以下幾種自我心理療法。
聽其自然法
任何事情聽其自然,該咋辦就咋辦,做完就不再想它,不再評價它,如好像有東西忘了帶就別帶它好了,擔心門沒鎖好就沒鎖好算了,東西沒收拾干凈就臟著亂著唄。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努力來克服由此帶來的焦慮情緒,強迫癥狀會慢慢消除。
-
預防強迫癥的措施有哪些?大家要做好預防強迫癥的措施,平時在生活中應該要學會順其自然,不要過分在乎自己的形象,不要過于追求太過完美,學會享受生活的
-
你了解強迫癥嗎?強迫癥有哪些表現(xiàn)生活中有很多人患有強迫癥,強迫癥的人無法擺脫自己的心理,強迫癥的患者會強迫自己做某些動作,也會強迫自己檢查工作和生活,強
-
你這個人是不是有強迫癥�。�強迫癥這種疾病最優(yōu)越來越多的年輕人來說,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心理疾病呢,它不僅影響了我們健康的生活,還會給我們的身體帶來非
-
治愈強迫癥的方法就像強迫癥在生活中也是非常常見的,而且出現(xiàn)的時候大家是不是有潔癖的呢?很多人都是經(jīng)常的去洗手,或者是別人的東西不可以碰,
-
中醫(yī)治療強迫癥是否有效強迫癥患者可以采用中醫(yī)治療,中醫(yī)治療慢性疾病能夠取得比較好的治療效果,可以減輕疾病給患者身體造成的傷害,強迫癥的患者可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