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文學欣賞達到心理上的愉悅
文學藝術作品是作者對人物、事物的接觸中,產生一種情感體驗,用文字、音符或形體表現的形象。人們在閱讀或欣賞這些作品時,就會受到表現作者情感的作品的感染,產生真善美或假惡丑的情緒反應,會從中領略到哲理的美、形象的美和情感的美。
我們在進行文學藝術欣賞時,所以能產生美的感受,是因為欣賞者被藝術形象所感動,產生同作者或人物感情類同的情緒、情感活動,愛作者之所愛,憎作者之所憎,喜人物之所喜,憂人物之所憂,使欣賞者、作者、人物的感情得到相互交流。
文學藝術作品對一個人的影響,總是通過人的內在情感活動而起作用。所以,老年人在欣賞文學藝術作品時,因各人的認識、經驗和情緒狀態(tài)不同,感染的程度就會有所差別。但不管怎樣,老年人與文學藝術的接觸,肯定能感受到作者的某種真情流露,產生心理共鳴,從中獲得藝術美的享受。這無疑會對老年人的心理健康有所裨益。
文學作品,不管它是小說、詩歌、散文,不管它反映人物性格,或表現事件的回轉曲折,都折射出作者對客觀事物的觀察、體驗以及在此基礎上產生的主觀情感。就像巴金曾說過的:“書中的人物都是我愛過和我恨過的。”當老年人閱讀作品時,就和作者的情感體驗產生交流。作者筆下描繪的良辰美景、人物形象都能使人產生一種美的情景體驗,從而獲得美的享受。
文學作品的諸多形式中,老年人一般更喜愛詩歌類作品,這當然與詩歌本身的特點有關。詩歌的字數不多、篇幅短小、韻律優(yōu)美、瑯瑯上口。“詩言志”,我們很容易從詩歌的韻律中體察作者的情志,從中受到感染。詩歌的文字結構精練,故必須字斟句酌,用不多的文字表達最為深邃的意境,凝煉的情景交融一體,就會使人像親歷美妙情境一樣,從中獲得舒心感受。古典名作《文心雕龍·物色》中有這樣兩句:“況清風與明月同夜,白日春林共朝哉。”詩句把清風明月夜和白日春林的景色相烘托,把人的思緒帶進清風徐徐吹拂、皓月當空的夜景中,從而聯(lián)想翩翩,此刻的心境定然是平靜如湖水,置身于空闊的宇宙中,心胸也會為之開擴。吟誦這些詩句,老年人的心緒會定格在幽靜和美妙的情境中,使心理得到極好的調適。
朗誦或誦讀文學作品,對心理調適作用效果更佳。因為人們在吟誦某一作品時,不但從視覺中去感受作者描繪的情景,更從語言中再現那種情景。兩種刺激通道同時作用于大腦時,其深刻程度會增加。另外,經常進行誦讀,不但在情緒上受到作品所描繪的人物情境的感染,同時語言器官也得到活動。老年人說話慢了,聲音弱了,甚至吐字不清,這和語言器官的退化有關。如果能經常進行朗讀或吟誦,使語言器官得到活動鍛煉,則將保持聲音宏亮、語言清晰,延緩語言器官的老化。
閱讀各種形式的文學作品,還能使大腦神經不斷進行活動中,有利于保持大腦神經細胞功能。有研究表明,老年癡呆癥的病因之一是大腦的使用太少,不進行積極的思維活動,造成腦細胞衰退較快。至于老年人選讀哪一種形式的文學作品更好,恐怕要由自己的喜好來決定。因為,無論是詩詞歌賦、長短篇小說、散文或報告文學,只要是好的作品,特別是世人公認的優(yōu)秀作品,都會對大家的心理調適起到很好的作用。
但是我們建議大家就其內容來說,應該多一點歡快、幽默,少一點悲傷、消沉;多一點哲理,少一點荒唐;多一點科學知識,少一點裝神弄鬼;多一點悠然自得,少一點打打殺殺。
-
自我鼓勵 發(fā)泄情緒你應該這么做其實我們都知道,在生活中可能很多人都會出現一些負面的情緒,那么這個時候就要學會發(fā)泄,你到底是怎么發(fā)泄自己的情緒的人,有的
-
什么樣的壞情緒壞習慣會讓我們一事無成呢?現在生活中有很多的人面有非常大的危害,那就是心理方面的疾病,但是你知道嗎?如果出現一些壞習慣的話,也會給我們的身體帶來一
-
女人愛吃醋是不是天生的呢?在我們的身邊,有很多的女性朋友們,都會有吃醋的心情產生的,如果我們的男性朋友們要和陌生的女性說幾句話,你的女朋友就會生氣
-
幾大細節(jié)幫助你看穿男性本性在我們的職場生活中,辦公室男人的本性是我們需要了解的,我們要怎么樣才能看出來一個辦公室男人的性格特點來呢,下面就來具體的
-
床頭不可以放的東西到底有哪些呢一般臥室就是我們大家休息的地方,肯定跟我們的生活也是有很大的關系,但是大家不知道在臥室的床頭不可以放一些小東西,那么肯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