燈光再亮 幼時陰影伴隨性愛
白日宣淫,對于現代人來說,并沒有什么奇怪,性愛都要講究一個情趣,有感覺、有意境時發(fā)生是很正常的。只是人們的定向思維總會覺得性愛應該發(fā)生在漆黑的夜里,其實不然,開著燈也不失為另外一種情趣。而這對女性性恐怖患者卻是一種煎熬。
對恐怖癥患者的研究表明,恐怖性疾患具有家族傾向性,但卻沒有特殊的明顯的創(chuàng)傷或家 庭不和等問題。這些患者一般體質較差,性格脆弱,而父母從小對她們的態(tài)度,直接影響到她 們的恐怖癥的發(fā)生發(fā)展以致治療結果。
通常,這些患者的父母對她們從小表現出的焦慮持以下三種態(tài)度:一、拒絕安撫孩子,要 求孩子獨自克服焦慮的心理障礙;二、過分呵護,盡可能不讓孩子經受挫折;三、建設性的現 實主義態(tài)度。父母所持的三種不同態(tài)度,使她們長大以后形成了對性恐怖癥的三種不同心態(tài)。
燈光再亮的時候
文小姐正睡意蒙朧,床頭燈亮了。盡管燈光很暗,盡管她并沒有睜開眼,但她知道燈亮了。丈夫把手伸到她的脖子下,摟著她的身體開始親吻她。文小姐緊閉雙眼,心跳加快,全身 的肌肉緊張起來,她知道她所害怕的事情又要發(fā)生了。
新婚的時候,文小姐曾問過丈夫,為什么喜歡開著燈做愛?丈夫含情脈脈地說:“因為想 看你。”她聽了,皺皺眉頭說:“我那么瘦,有什么好看的?”丈夫說:“瘦有什么不好?我 喜歡。”文小姐半天沒作聲,末了卻說了一句讓丈夫莫明其妙的話:“其實你沒有必要對我這 么好。”
之后的兩年里,文小姐一直對性活動具有恐懼心理。每次過性生活,她都高度緊張和焦慮 不安,采取完全被動的不合作態(tài)度。她滿腦子里只有一個念頭,希望事情盡快結束。
深愛文小姐的丈夫百思不得其解,不明白妻子為會么對他這般態(tài)度。“不知為什么,每次 我準備過性生活時她就害怕得要命?”文小姐的丈夫這樣對醫(yī)生說。醫(yī)生要求和文小姐談談。
“我丈夫總喜歡開著燈做愛,這使我老是想起小時候的一件事情。雖說這事和夫妻之間的 事毫不相關,但我總會想起它來。”文小姐緩緩地對醫(yī)生說。
“小時候,我長得很瘦弱,性格也不好,膽小懦弱,獨立性差。爸媽都對我不滿意。他們 決意要我獨自睡一個房間。我很害怕,請求他們能讓我開著燈睡,可媽媽就是不允許,總是不 由分說地把燈關掉。
一天晚上,一只貓在我窗外不停地叫喚。我怕極了,哭叫起來,這時,我房間的燈亮了, 媽媽出現在我的床前,她彎下身子,我以為她會抱緊我,結果出乎意料,媽媽帶著一臉鄙夷的 神情說:‘哭什么哭,一只貓就能把你嚇成這樣,真沒出息,還說長大要當解放軍呢。別哭了, 快睡。’說完,‘啪’的一聲關燈走了。從那以后,媽媽再也沒抱過我�,F在長大了,我覺得不償失自己還是那樣,特別瘦,性格也不行,挺不優(yōu)秀的。我不明白丈夫喜歡我什么?特別是……為 什么喜歡我的身體?”
文小姐毫無必要的自卑感導致了她性方面的悲劇。
每次過性生活之前,文小姐首先就刻意破壞自己的情緒。她認為丈夫和自己這樣的人過性生活,一定會感到毫無樂趣。而自己也覺得沒什么意思。但是,性生活畢竟還是要進行的,這就使文小姐產生焦慮和恐懼。
父母從小對文小姐的不滿,使她在潛意識里建立了自我否定,因此下意識地拒絕接受丈夫 的認同。而父母從小在身體接觸方面對她的過早疏遠,又使她成年之后對丈夫的親密性舉動產 生恐懼,并采取回避態(tài)度。
這種人從小就備受父母指責。被強制獨自面對焦慮和克服焦慮而得不到關懷和同情,使一 些本來就具有焦慮恐怖傾向的孩子,從小就感到自己令家里人討厭,在家庭成員中得不到認同, 長大以后往往可能發(fā)展成具有自我憎惡心態(tài)的成年人。當面對性恐懼時,她們總采取消極態(tài)度, 拒絕接受幫助,認為自己沒有權力享受性愛。她們往往拒絕與配偶合作,不愿積極去改善種種不良性關系,她們對性活動持破壞性的回避態(tài)度。
歸根結底,對于開燈性愛的排斥,完全就是因為其不能很好的處理自己的心理狀態(tài)。因為幼時或以前的事情,讓其在性愛之初,就從心理拒絕了對方。這種潛意識的自我否定就是性恐怖患者需要克服的東西。
-
高質量的性愛與女性顏值無關排除對性的偏見,從自卑心理和自我壓抑中解放出來,不美的女人一樣能有美好性愛。
-
愛情可以讓兩個人越來越相似如果兩個人互補具有吸引力,為什么男人和女人當他們墜入愛河后變得相似?
-
內褲看穿男人性愛心理想讓夫妻之間的感情變得非常的和睦,那么就應該要適當的去過一些性生活,可是很多男性和女性的生活中可能會出現一些疾病的發(fā)生,
-
女性婚前性行為的心理誤區(qū)女性婚前性行為的心理誤區(qū)。很多女性都喜歡在婚前同居一段時間,同居之后不能避免的就是婚前性行為了,但是很多女性還是非常喜歡
-
健康視覺:什么是健康的性心理人到青春妙齡,進入了一生的黃金年華,性的成熟隨之會給青年們帶來許多心理問題和令人困擾的事情。我們的社會,伴隨著現代科學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