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情可潤澤“空巢”心靈
在我國第一家從事老年心理服務的專業(yè)機構(gòu)任職,心理咨詢師楊萍對“空巢老人”的心理有著自己的見解。她認為,要給“空巢老人”一個幸福的晚年,使老人的心靈不再荒蕪,最有效的方法還是親情。
“‘空巢老人’普遍有一種不安全感,如果志愿者直接敲門進去,會遇到老人的信任問題。因不了解心理問題的前因后果,也許只說話對老人沒有實質(zhì)幫助。”楊萍說,即使離老人很遠,兒女還是應爭取每天給老人打個電話,及時了解掌握老人的心理及身體變化,在這種溝通中,老人的心理危機便會無形中被化解。“作為老人,一定要達觀,有什么意見就直接表達出來。老人的兒女及親友,對老人的要求能滿足的盡量滿足,如果做不到,也要客觀地把原因告訴老人。”
同時,楊萍建議“空巢老人”盡量“出戶”,“可積極參與社區(qū)活動,培養(yǎng)自己的興趣和愛好。感到孤獨時,不妨制訂一個計劃,逼著自己多做一些事情。”
楊萍呼吁社會多給老人一些關(guān)注和愛。“比如在公交車上讓座,年輕人會認為你只是遛遛,而我上班很累了,憑什么讓座給你?其實,老人也可能是被迫出門,主動給老人讓個座兒,同時也是給車上其他年齡更小的乘客看的,社會需要真正尊重的平臺。”
“‘空巢老人’普遍有一種不安全感,如果志愿者直接敲門進去,會遇到老人的信任問題。因不了解心理問題的前因后果,也許只說話對老人沒有實質(zhì)幫助。”楊萍說,即使離老人很遠,兒女還是應爭取每天給老人打個電話,及時了解掌握老人的心理及身體變化,在這種溝通中,老人的心理危機便會無形中被化解。“作為老人,一定要達觀,有什么意見就直接表達出來。老人的兒女及親友,對老人的要求能滿足的盡量滿足,如果做不到,也要客觀地把原因告訴老人。”
同時,楊萍建議“空巢老人”盡量“出戶”,“可積極參與社區(qū)活動,培養(yǎng)自己的興趣和愛好。感到孤獨時,不妨制訂一個計劃,逼著自己多做一些事情。”
楊萍呼吁社會多給老人一些關(guān)注和愛。“比如在公交車上讓座,年輕人會認為你只是遛遛,而我上班很累了,憑什么讓座給你?其實,老人也可能是被迫出門,主動給老人讓個座兒,同時也是給車上其他年齡更小的乘客看的,社會需要真正尊重的平臺。”
相關(guān)文章
-
老人如何保持心理健康人到老了以后我們大家都知道,可能很多人都會出現(xiàn)各種各樣的疾病,那么這個時候心理方面也會接受不了的,而且人到了老年以后,肯
-
老人為什么會依賴子女 子女要知道這些要素作為兒女的我們應該知道,等父母老的時候,一定要多多的陪伴老人,因為他們年紀大了其實更需要父母的陪伴,下面我們看看,老人為
-
老人如何保持好心情呢對年歲已高的老人,為之生活中經(jīng)常伴有內(nèi)疚、壓抑、焦慮等不合理情緒,長期這樣不合理的心理情緒得不到更好的緩解,使其會讓自己
-
子女必知老人愛的嘮叨的四個原因很多的年輕人都抱怨,一回到家里父母就會嘮叨個不停,這讓本來就每天承受壓力的年輕人會感覺到承受不了,但其實如果你了解了自己
-
警惕影響老年人心態(tài)的三個問題在生活中我們遇到不同的事情,心態(tài)會發(fā)生不一樣的波動,對于老年朋友們來說,良好的心態(tài)對于保護自己的身心健康是十分重要的,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