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心接受批評是成熟的表現(xiàn)
有些時候我們會因為某個事件而發(fā)生巨變,瞬間完成從一個極端到另外一個極端的跨越;但更多的時候,我們必須通過自己的掙扎完成有意義的轉(zhuǎn)變。接受批評真的不容易,但它真的是走向成熟擺脫自我局限的必須。
批評很少來自朋友。一方面這是因為朋友通常會顧及對方的感受而盡量回避當(dāng)面批評,而另外一方面是因為人在交朋友的時候會自覺不自覺地回避那些與自己見解不同的人,抑或會有意無意地疏遠曾經(jīng)批評自己的人。偶爾的情況下,朋友會提出中肯的批評,而被批評者通常相對容易接受,某種意義上也是因為他既然能夠交到那種在必要的時候當(dāng)面指出自己錯誤的朋友,那么他本身的性格中就具備認真對待批評與自我批評的特質(zhì)。
來自陌生人的批評,相對來看很可能最容易對其視而不見。這也許是因為陌生人與自己的關(guān)系最少,甚至到了可以忽略不計的地步。同時這也是為什么一個人的名聲越大越在意公眾評價的原因之一,因為名聲大到一定程度的時候,陌生人的評價可能就從一個極端到達另外一個極端——對愛惜自己名聲的人來說,陌生人的評價可能最重要。
理論上來講,幾乎每個人都懂得批評的價值,但實際行動上,接受批評要多難就有多難——把想法轉(zhuǎn)換為相應(yīng)的行動從來不是容易的事情,尤其對長期通過“從行動中獲得想法”而進化的人類來說更是如此,盡管人類好像是最“高級”的動物。
成長過程中,每個人都會經(jīng)歷一段“叛逆期”,期間的主要特征之一就是拒絕接受父母的批評,甚至與父母的批評對著干。這不是壞事兒,從進化的角度來看,這是獲得“獨立思考”能力的必經(jīng)的、不可或缺的階段。然而,這個階段太長,甚至延伸到一生的長度,顯然是不合適的、不適合一個人正常進化的現(xiàn)象。
幾乎所有成年人都會在一定的年齡段之后產(chǎn)生這樣的感受“原來他們(長輩)說的真的是很有道理的,要是早知道就好了……”,進而對很多過往被他們認為是“陳詞濫調(diào)”、“老生常談”的東西產(chǎn)生認同感。有些時候是這些人太過脆弱,最終屈服于社會的壓力、生活的艱難,于是接受“人不為己天誅地滅”、“道義放兩旁把利字放中間”之類的混帳觀念;但更多的時候,成年之后的反思往往真的是對過往隨便回避、反駁、拒絕接受批評的懊悔。
-
5條建議讓你遠離抑郁人到中年以后我們都知道年齡也是越來越大,而且突然退休以后大家是不是感覺特別的不舒服,很多人都感覺特別,很孤單的,可能心理
-
中國三大獨特的自身特征工作壓力大了之后就很容易形成心理上的毛病,而這些大家更是要好好的去發(fā)現(xiàn),特別是在我們的生活和身邊總是會看見有一些人會選擇
-
其實每個人都能獲得\"洪荒之力\"相信這個8月很多人都在關(guān)注巴西里約奧運會了,8號孫楊杜麗失金很多人都覺得很可惜,尤其孫楊火霍頓事件鬧得沸沸揚揚大家都很憤憤
-
心理劇迷:高溫假就要心理大劇陪你炎熱的夏季,尤其是40度的高溫天氣,如果這時候我們宅在家里吹著空調(diào)吃著西瓜,再美美地看上一部心理大片,簡直是太酸爽了。好的
-
我們需要什么樣"心理資本"什么是“心理資本”?心理資本其實就是指的一種心理狀態(tài),擁有好心態(tài)、正能量,心態(tài)越好、能量越高你的心理資本就越高。心理資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