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勞不一定好 懶惰也不壞
勤勞者總是十分嚴厲地對待“懶人”,只是因為對自己固有的價值觀過于自信,他們認為自己的價值觀和生活方式絕對正確,此外再無別的。但,這是一種太過狹隘的視角,會造成生活失衡,產(chǎn)生各種人際沖突,進而帶來心理問題。
這是一位因為嚴重頭疼而來接受心理治療的母親。
她堅持認為“勤勞”是每個人都應(yīng)該具備的美德,是絕對的好。因此,她無法接受自己的兒子。她說,兒子正上小學(xué),整天不思進取,甘愿做一個“可恥的懶惰者”。她做過各種努力都沒有效果。她無力改變兒子,又不愿意接受兒子,最終陷入無能為力的困境。頭疼,正是因此而起。
諾斯拉特•佩塞斯基安博士為她治療。治療的第一步是,幫助她認識到:事情并不像她想象的那樣絕對糟糕。實際上,勤勞同時也意味著“為了達到目的,較長時間地工作,身心俱疲的行為方式”,而懶惰卻體現(xiàn)了“在成就要求面前懂得知難而退”的另一種能力。
勤勞者總是十分嚴厲地對待“懶人”,只是因為對自己固有的價值觀過于自信,他們認為自己的價值觀和生活方式絕對正確,此外再無別的。但,這是一種太過狹隘的視角,會造成生活失衡,產(chǎn)生各種人際沖突,進而帶來心理問題。
在失衡的案例中,最常見的是“工作狂型”,這類人并不是不愿意去干點別的,而是不知道除了“努力工作”和“成就”之外,還有什么能讓自己幸福。
這個勤勞的母親就是這樣。在她12歲的時候,父親意外去世。一夜之間,生存的壓力來了,家庭經(jīng)濟負擔壓到了她這個長女身上。當時,她面對的最急迫的問題就是錢,她只有勤奮工作掙回足夠的錢才能讓家人幸福。
遺憾的是,因為這樣的生活背景,她在成長中只學(xué)會了“努力工作”,現(xiàn)在她的頭疼和兒子的不聽話,都是因為她忽視了對生活中其他領(lǐng)域的關(guān)注。
-
5條建議讓你遠離抑郁人到中年以后我們都知道年齡也是越來越大,而且突然退休以后大家是不是感覺特別的不舒服,很多人都感覺特別,很孤單的,可能心理
-
中國三大獨特的自身特征工作壓力大了之后就很容易形成心理上的毛病,而這些大家更是要好好的去發(fā)現(xiàn),特別是在我們的生活和身邊總是會看見有一些人會選擇
-
其實每個人都能獲得\"洪荒之力\"相信這個8月很多人都在關(guān)注巴西里約奧運會了,8號孫楊杜麗失金很多人都覺得很可惜,尤其孫楊火霍頓事件鬧得沸沸揚揚大家都很憤憤
-
心理劇迷:高溫假就要心理大劇陪你炎熱的夏季,尤其是40度的高溫天氣,如果這時候我們宅在家里吹著空調(diào)吃著西瓜,再美美地看上一部心理大片,簡直是太酸爽了。好的
-
我們需要什么樣"心理資本"什么是“心理資本”?心理資本其實就是指的一種心理狀態(tài),擁有好心態(tài)、正能量,心態(tài)越好、能量越高你的心理資本就越高。心理資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