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攢人品而做好事這樣對嗎
不論我們再怎么努力,生活中總有些事到最后只能“聽天由命”。遞交了自己精心制作的簡歷之后,只能等待公司的電話通知;考試前認真準備,可出成績前也只能期盼分數(shù)能夠讓自己滿意……
在我們控制了所有我們可以控制的方面后,能決定我們最終結(jié)果的往往是那些我們控制不了的,像別人的一個決定,一個偶然的因素等等。但我們總是相信“老天是公正的”。
一項最新的心理學研究發(fā)現(xiàn),當人們在等待一個自己無法控制的結(jié)果時,通常會更愿意做一些助人的事,希望以此來增加自己的好運。也就是所謂的“攢人品”。
“這是你應(yīng)得的”
人們相信“善有善報,惡有惡報”。雖然也許你會告訴我你不相信“因果報應(yīng)”之說,但不論從道德還是法律層面來說,“懲惡揚善”的信念是根植于社會的期望中的。若是出現(xiàn)什么意外的驚喜,或者難以接受的事情,這種信念也會幫助我們迅速將心態(tài)調(diào)整好。我們會告訴自己,“一定是之前幫了xx一個大忙才會有這樣好的運氣”或者“我上輩子肯定干了什么對不起ta的事情”。心理學研究認為,類似上述的想法可以讓人們盡量對自己得到的結(jié)果感到滿意�?傊褪牵耗愕玫搅四銘�(yīng)得的。
攢“人品”:為了好運而做好事
既然人們這么喜歡把做好事和得好報聯(lián)系起來,那當人們希望有好運的時候會不會為了得好報而去做好事呢?
來自弗吉尼亞大學心理學家本杰明•匡威(BenjaminA.Converse)領(lǐng)導的研究小組用一系列實驗對這個問題進行了探究。
在第一個實驗中,一部分參與者需要回憶一些他們無法控制其結(jié)果的事件。他們被要求寫下自己正在等待結(jié)果并且對自己非常重要的事,比如求職面試、考試分數(shù)或是醫(yī)療檢驗報告。另一些被試只需要寫下自己日常生活的某個片段。
當參與者得到被試費,以為這個實驗結(jié)束了的時候,主試會詢問他們是否愿意額外參加一項這個實驗室的志愿工作,而這個工作可以為慈善團體籌募資金。
實驗結(jié)果如研究者所料,回憶起自己無法控制結(jié)果的事件那組人中,有更多的人表示原意參加志愿活動。而且,在一項后續(xù)實驗當中,當這類參與者在消磨實驗結(jié)束前的一小段時間時,也有更多的人選擇參加一個簡單的網(wǎng)上慈善活動,而不是娛樂活動。
-
5條建議讓你遠離抑郁人到中年以后我們都知道年齡也是越來越大,而且突然退休以后大家是不是感覺特別的不舒服,很多人都感覺特別,很孤單的,可能心理
-
中國三大獨特的自身特征工作壓力大了之后就很容易形成心理上的毛病,而這些大家更是要好好的去發(fā)現(xiàn),特別是在我們的生活和身邊總是會看見有一些人會選擇
-
其實每個人都能獲得\"洪荒之力\"相信這個8月很多人都在關(guān)注巴西里約奧運會了,8號孫楊杜麗失金很多人都覺得很可惜,尤其孫楊火霍頓事件鬧得沸沸揚揚大家都很憤憤
-
心理劇迷:高溫假就要心理大劇陪你炎熱的夏季,尤其是40度的高溫天氣,如果這時候我們宅在家里吹著空調(diào)吃著西瓜,再美美地看上一部心理大片,簡直是太酸爽了。好的
-
我們需要什么樣"心理資本"什么是“心理資本”?心理資本其實就是指的一種心理狀態(tài),擁有好心態(tài)、正能量,心態(tài)越好、能量越高你的心理資本就越高。心理資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