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讓孩子承擔你的面子
很多家長都有這樣的感受,自己把時間和精力都花在了孩子身上,可是卻收效甚微。
很多家長都有這樣的感受,自己把時間和精力都花在了孩子身上,可是卻收效甚微。孩子還是那樣懶散、任性、不聽話、沒有好習慣。家長們很困惑,問題到底出在哪兒呢?問題就出在您是一位很努力但卻沒有效能的父母。因為教育孩子光有努力是不夠的,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才是最終的目標。
很多父母對孩子都有過高的期望,當孩子達不到自己的要求時,父母就會很生氣。尤其和別人家的孩子比起來,自己孩子的表現(xiàn)會讓他們感覺很沒有面子。
冬冬每每犯錯,無論是失手打了一個碗或是考試沒考好,都要承受媽媽的責罵。
這次,冬冬在單元測驗中又考砸了,他想,老師可能已經(jīng)給媽媽打過電話了。他心情緊張地回到家。果然,一進家門,媽媽就拉開嗓門罵開了:“真是丟人丟到家了,考出這樣的成績,你要我把臉往哪兒放?”冬冬心里七上八下,還沒弄清楚老師到底對媽媽說了什么,這時爸爸正好下班回家,見到盛怒的妻子和發(fā)愣的冬冬,嘆了口氣,丟下一句話:“你這孩子真是無可救藥!”就回房去了。
那一刻,冬冬恨不得有個地洞可以鉆,他覺得自己是世界上最糟糕的人。
冬冬的父母很少打孩子,但是責打在孩子心坎上的語言,卻像鞭子一樣令人痛苦。他們不是不愛孩子,只是他們太在意別人的眼光,孩子的表現(xiàn)成了他們的形象與尊嚴的代表。這樣的心態(tài),難免在孩子有錯時,夸大情緒地責備孩子。
孩子做了惹父母生氣或傷心的事時,父母總是告訴他:“孩子你錯了!你該為我們的反應負責。”生氣的父母很少試著去了解孩子行為的真正理由,他們只是打罵孩子一番,告訴他們?nèi)歉改干鷼馐遣粚Φ�。孩子在這種信念下長大,孩子也覺得自己該為父母的不悅負責。那么這個信念當然也可以延伸給孩子的另一個相同的模式:別人該為我們的喜怒哀樂負責。
自己痛苦了,自然可以責怪別人。因此,父母要了解情緒的主宰者是自己,自己的情緒不是因為孩子的行為直接引發(fā)的,而是因為自己的信念或想法產(chǎn)生的。當孩子沒有依照我們的期望來生活時,我們通常覺得受到了傷害或生氣;對他人有期望沒什么不對,但如果讓這些期望都變成現(xiàn)實,那就苦了——因為任何人都辦不到。家長們應該明白,孩子沒有達到我們的期望不是他的錯,因為這是我們自己的期望。
-
5條建議讓你遠離抑郁人到中年以后我們都知道年齡也是越來越大,而且突然退休以后大家是不是感覺特別的不舒服,很多人都感覺特別,很孤單的,可能心理
-
中國三大獨特的自身特征工作壓力大了之后就很容易形成心理上的毛病,而這些大家更是要好好的去發(fā)現(xiàn),特別是在我們的生活和身邊總是會看見有一些人會選擇
-
其實每個人都能獲得\"洪荒之力\"相信這個8月很多人都在關注巴西里約奧運會了,8號孫楊杜麗失金很多人都覺得很可惜,尤其孫楊火霍頓事件鬧得沸沸揚揚大家都很憤憤
-
心理劇迷:高溫假就要心理大劇陪你炎熱的夏季,尤其是40度的高溫天氣,如果這時候我們宅在家里吹著空調(diào)吃著西瓜,再美美地看上一部心理大片,簡直是太酸爽了。好的
-
我們需要什么樣"心理資本"什么是“心理資本”?心理資本其實就是指的一種心理狀態(tài),擁有好心態(tài)、正能量,心態(tài)越好、能量越高你的心理資本就越高。心理資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