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dāng)心你的心理平衡被口頭禪破壞
你是否注意過,身邊的朋友說話時,有多少人帶著口頭禪?也許有些人說10句話,包括8個“然后”;有些人好像從來沒有過順心如意的時候,老是把“郁悶”掛在口頭。
美國總統(tǒng)奧巴馬不論什么都要說個“恕我直言”;肯尼迪的女兒接受《紐約時報》采訪時,曾一連說了142個“你知道”。不論貧富貴賤、文化素養(yǎng)高低,口頭禪就像黏在人嘴邊的膏藥,甩也甩不掉。
那么,口頭禪到底是怎么形成的?為什么人一旦有了這個習(xí)慣,就像上癮一樣,往往脫口而出,不能自制?
在IT公司工作的周松,最愛說的口頭禪就是“給力”,這可是今年南非世界杯后最流行的口頭禪。打游戲順利通關(guān),周松不自覺地就歡呼一聲“給力”,失敗了,則蔫蔫地嘟囔一句“真不給力”。同事借他一支筆、替他帶份飯,他都統(tǒng)統(tǒng)用“給力”兩字來回答。
“給力”本來指的是“帶勁、精彩、很棒”,當(dāng)問他為什么愛說“給力”時,他的回答是:“不為什么,簡單,用起來順口唄,而且表達意思特別給力!”與周松不同的是,同是從事IT工作的雪峰卻總愛將“郁悶”、“隨便”掛在嘴邊,有時本來是件好事,卻往往被他的“郁悶”一詞改變了意思。
有調(diào)查顯示,目前的白領(lǐng)階層,四成以上都將“郁悶”掛在嘴邊。日前《生命時報》聯(lián)合新浪網(wǎng)健康頻道,涉及國內(nèi)十幾個大城市人口參與的調(diào)查顯示,國人最愛說的“十大口頭禪”,按排名分別是:“隨便”(10.5%)、“神經(jīng)病”或“有病啊”(8.1%)、“不知道”(7.2%)、臟話一類(6.7%)、“郁悶”(6.5%)、“我暈”(5.6%)、“無聊”(5.5%)、“不是吧?”或“真的假的?”(4.8%)、“挺好的”(4.6%)、“沒意思”(4.6%)。
其實“隨便”一詞不僅中國人說得多,美國人也最愛說。美國曾進行過一項調(diào)查,結(jié)果是“Whatever”,相當(dāng)于漢語中的“隨便”或“無所謂”這個詞,當(dāng)選為美國人說得最多,但最讓人討厭的口頭禪。排在后面幾位的還有“你知道”、“總之”、“這就是事實”、“到頭來”等等。
-
5條建議讓你遠離抑郁人到中年以后我們都知道年齡也是越來越大,而且突然退休以后大家是不是感覺特別的不舒服,很多人都感覺特別,很孤單的,可能心理
-
中國三大獨特的自身特征工作壓力大了之后就很容易形成心理上的毛病,而這些大家更是要好好的去發(fā)現(xiàn),特別是在我們的生活和身邊總是會看見有一些人會選擇
-
其實每個人都能獲得\"洪荒之力\"相信這個8月很多人都在關(guān)注巴西里約奧運會了,8號孫楊杜麗失金很多人都覺得很可惜,尤其孫楊火霍頓事件鬧得沸沸揚揚大家都很憤憤
-
心理劇迷:高溫假就要心理大劇陪你炎熱的夏季,尤其是40度的高溫天氣,如果這時候我們宅在家里吹著空調(diào)吃著西瓜,再美美地看上一部心理大片,簡直是太酸爽了。好的
-
我們需要什么樣"心理資本"什么是“心理資本”?心理資本其實就是指的一種心理狀態(tài),擁有好心態(tài)、正能量,心態(tài)越好、能量越高你的心理資本就越高。心理資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