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是在失衡中成長的
人生中諸多元素,諸如思維與情感、現(xiàn)在與未來、信念與懷疑、心靈與身體,由于苦難而嚴重失衡,這也往往成為人生的常態(tài)。值得注意的是,余地之死源自于長期嚴重失衡導(dǎo)致的內(nèi)在崩解。在《內(nèi)心幽暗的花園》中,余地說:“總是有一些東西在阻礙著你的前進,它們迫使你放棄一切,包括靈魂。”如果余地能夠體認到受苦的價值所在,也許最終的崩解就不會發(fā)生。余地說得不錯,“總是有一些東西”在“迫使”我們。承擔、面對與責(zé)任感,本身即意味著某種幸福,余地為雙胞胎兒子寫道:“生命,讓你快樂。”放棄這一切,選擇規(guī)避問題,是不得已的。問題是,重一噸余的經(jīng)典藏書,夜以繼日的閱讀,為什么沒能成為余地勇氣與毅力的源泉?
這并不是讀書的錯。在余地的閱讀生涯與時代的高歌猛進之間存在著巨大的錯位與反差,這直接導(dǎo)致了余地精神世界中思維與情緒的失衡。當余地的思維停留在對萬物本質(zhì)、意義與價值的追問之中,他的情緒卻無從逃避地被包圍在數(shù)據(jù)、繁瑣的程序、感官刺激、接二連三的挑戰(zhàn)和夸張的表達方式之間。在一個焦躁不安的情緒世界里,思考是艱難而苦痛的。倘若思考的軌跡與方向符合現(xiàn)代生活的時尚潮流,情緒的宣泄尚可彌補思維的偏執(zhí);如果思考的“前進”的方向竟然背對著熱烈沸騰的時代基調(diào),思維與情緒間的嚴重失衡則在所難免。在一個多樣性的世界,我們應(yīng)當擁有多元化的生活。我們需要和余地一道學(xué)習(xí)在失衡狀態(tài)下保護自己與他人迥異的內(nèi)心生活。
在崩解的威脅之下,情緒需要從時代的外在立場逐漸回歸思的內(nèi)在立場,以緩解這種失衡。這時候,當失衡與崩解之間僅有一步之遙,人文立場的心理援助就必須介入。閱讀和寫作在療愈的過程中應(yīng)當成為一種富于彈性和張力的韻律活動,幫助像余地這樣陷于身心苦痛中的“失衡者”梳理情緒,緩解緊張。
余地博覽群書,卻難忍日常生活帶給他的那些沒有任何深刻意蘊的平凡苦痛。在思考的王國與肉身的世界之間,余地還時刻感受著現(xiàn)在與未來的嚴重失衡。未來當然對一個受苦受難的生命意味著轉(zhuǎn)機,但也同時意味著沒有任何承諾的等待。當余地選擇以身心崩解的悲劇結(jié)局而告終,當他不再等待,他已經(jīng)認為勇氣和意志力的累積和保持不再有意義。這時候,只能再引余地的詩“我知道,所有的問題都不會得到答案”來證明他的絕望�,F(xiàn)在與未來的嚴重失衡在“問題”與“答案”的悖論中崩解,在現(xiàn)實與未來之間,絕望者已無法傾聽。
從忍耐到絕望,這中間是否有過遲疑與停留?懷疑和信念之間的失衡,作為人生種種失衡的終極形態(tài),既敞開了余地靈魂內(nèi)部的空地,又為心理學(xué)家療愈“失衡者”留下充分空間。“像一顆漆黑的行星,緩慢地運行,努力接近,一個中心。”這是余地的信念:“這么做是否重要?”“雖然上帝已經(jīng)為你安排了一條道路,但是你必須自己走出另外一條。”這是余地的懷疑。哈佛醫(yī)學(xué)院的保羅。J.索吉博士說:“信念可以平衡懷疑,引領(lǐng)你走出心靈中黑暗的角落、恐懼的陰影,走向充滿希望與魔力、奇跡的新生活。”是信念引導(dǎo)著我們面對充滿未知的命運與世界。每個人都是“漆黑的行星”,圍繞著信念“緩慢運行”,先圣孔子稱之為“天命”,那對于宇宙人生的“魔力、奇跡”的博大信念讓我們的先民充滿安全感地生活在天空和大地的懷抱里,將健康與疾病、富貴與貧賤都領(lǐng)受為一種啟示與恩澤。在信念的傳統(tǒng)中絕之后,余地和更多“失衡者”對“道路”與“中心”的懷疑是那樣強烈。余地已逝,天空與大地卻并未停止對“失衡者”們內(nèi)心微弱躍動的信念的召喚。
-
5條建議讓你遠離抑郁人到中年以后我們都知道年齡也是越來越大,而且突然退休以后大家是不是感覺特別的不舒服,很多人都感覺特別,很孤單的,可能心理
-
中國三大獨特的自身特征工作壓力大了之后就很容易形成心理上的毛病,而這些大家更是要好好的去發(fā)現(xiàn),特別是在我們的生活和身邊總是會看見有一些人會選擇
-
其實每個人都能獲得\"洪荒之力\"相信這個8月很多人都在關(guān)注巴西里約奧運會了,8號孫楊杜麗失金很多人都覺得很可惜,尤其孫楊火霍頓事件鬧得沸沸揚揚大家都很憤憤
-
心理劇迷:高溫假就要心理大劇陪你炎熱的夏季,尤其是40度的高溫天氣,如果這時候我們宅在家里吹著空調(diào)吃著西瓜,再美美地看上一部心理大片,簡直是太酸爽了。好的
-
我們需要什么樣"心理資本"什么是“心理資本”?心理資本其實就是指的一種心理狀態(tài),擁有好心態(tài)、正能量,心態(tài)越好、能量越高你的心理資本就越高。心理資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