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其他一些病種相比,陰道炎癥、痛經、孕期感冒等婦科疾病則是女性“特有”的,同時又是困擾女性最多的幾個病種。那么,女性應該如何預防婦科疾病唄?
調理痛經:上一盆中藥泡腳水
女性月經期一般都會比較煩躁,尤其是患有痛經的人,經常會因此影響工作、學習和休息。中醫(yī)認為,此病多為肝郁不舒、氣滯血瘀,或寒凝經脈、氣血不暢所致,當以活血化瘀,溫經止痛為治。如果您正受痛經困擾,不妨試試在家用中藥泡腳,或許會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但不同體質或者不同的辨證類型,在用藥方面會有不同的選擇。
滯血瘀型:
其癥狀表現為經前或經期小腹脹痛,經血色暗而帶有血塊。有此類癥狀的人,應調和氣血,化瘀止痛。因為“女子以肝為本”,泡腳所選藥物多以入足厥陰肝經的藥物為主,并加入適量的引經藥醋,如用青皮、烏藥、益母草各30克,川芎、紅花各10克,加入約兩升水、50毫升左右的醋,大火煮開。
再用小火煎煮30分鐘,等藥冷卻至50℃時連渣倒入盆中泡腳,盆中藥液量應該浸沒踝關節(jié),如果藥液量不足,可加適量溫水。腳可在藥液中不停地活動,讓足底接受藥渣輕微的物理刺激,每次30分鐘以上。
三類陰道炎癥洗浴法各不同
陰道炎在中醫(yī)里歸為“帶下病”一類,臨床常見分型有脾陽虛、腎陽虛、陰虛挾濕、濕熱下注、濕毒蘊結五種。在困擾女性朋友的所有婦科疾病中,最常見的非陰道炎莫屬。據統(tǒng)計,女性一生中至少有患一次陰道炎的痛苦經歷。
霉菌性陰道炎:
中醫(yī)一般采用健脾利濕、清熱止癢的配方。常用藥主要有椿根皮、白術、苦參、陳皮、黃柏、茯苓、車前子、白鮮皮、蒼術、龍膽草等。在洗浴方面,可用一枝黃花30克、藿香30克煎水棄渣,坐浴或沖洗陰道。
好文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