婦產科專家指出由于懷孕階段,為了準備產后哺乳,孕婦腦下垂體內的泌乳激素會加速制造,細胞特別活躍,體積也變大。但是,一旦突然發(fā)生休克,這些原本充血的組織突然缺血,比起身體內的其他組織,更難以調適,更容易受傷壞死。壞死的組織愈多,所制造激素就缺少愈多,臨床上的癥狀就愈明顯。相反地,如果腦下垂體壞死的組織不多,癥狀也不明顯,可能生產完后很久才被診斷出來。
提高警覺,產后大出血治療不難
一旦診斷確定,后續(xù)的治療就變得很簡單。只要抽血檢查所有腦下垂體相關的激素,確認是哪些激素缺乏,再開藥補充這些激素即可。一般病人在數(shù)周內,就會恢復健康。所以,曾有產后大出血經驗,尤其是曾經休克昏迷的婦女,如果日后有月經不來、疲勞無力、憂郁、憔悴、頭暈、貧血等多種癥狀,若懷疑是“席恩氏癥候群”所引起的,可以請醫(yī)生抽血檢驗激素,即可發(fā)現(xiàn)病因。
在中醫(yī)學上,“席恩氏癥候群”屬于“產后血崩”、“產后血暈”的范疇,主要病因有素體虛弱,氣虛不能攝傷脾,脾虛不能統(tǒng)血,或素有久病,日久及腎,再加產后大失血,終致腎虛精虧,腦髓失養(yǎng),而成此疾。
中醫(yī)的辨癥治療,可分以下五型:
1 氣血虛弱
面色蒼白、乳少或無乳、閉經、神疲乏力、頭暈耳鳴、皮膚干燥,可用圣愈湯。
2 脾胃虛寒
面黃、肌瘦、體無力、胸悶腹脹、臍腹隱痛、胃納差、怕冷、大便稀薄,可用四君子湯加味。
3 腎氣虛
產后少乳或全無、閉經、面色晦黯、神智遲鈍、腰膝酸軟、頭暈耳鳴,可用腎氣丸。
4 腎陰虛
產后乳少或無、閉經、面色晦暗、午后潮熱顴紅、五心煩熱、夜間盜汗、腰膝酸軟或陰部灼熱干澀或便泌尿紅,可用六味地黃丸加味。
5 陰竭陽脫
日久不愈、病情日重、漸至頭暈乏力、不能起坐、語音低微,甚則厭食、惡心嘔吐,心悸、汗出或腹瀉,漸至昏迷不醒、四肢冰涼、皮膚濕冷或往來寒熱,可用參附湯合生脈散。
產后大出血是產科得危急重癥,若產前能積極治療可能引起產后出血的相關疾病,產程中盡量采取必要措施避免可能造成產后出血之因素(如產道損傷,子宮收縮乏力等),產后仔細觀察、積極治療,則可大大降低產后出血的發(fā)生率。希望每個準媽媽都能夠平安度過生產,健康地哺育自己的寶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