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這都不算愛
整個故事里,我們并沒有看到薛蓮的背叛或是遺棄,所以薛蓮其實是愛藍的,只是她自己未曾察覺。當藍自殺未遂,薛蓮寸步不離地守在他的床前,為他唱歌,為他換尿布,輕輕呼喚他“哥哥”……這樣動人的情節(jié),我們在薛蓮的口中聽到太多太多,如果這都不是愛,那會是什么?
薛蓮一直無法正視她對藍的愛,是因為藍并不是她少女時夢中王子的模樣。在她的心中,藍的自卑使她覺得自己在婚姻中,所給予藍的只是同情———可這是假象!這并不代表薛蓮在這么多年的婚姻生活中對藍付出的就只是兄妹之情,這只是她潛意識里逃避自己的一個借口。
的確,藍的愛視角一直都是由下往上,他暗知自己配不上薛蓮,便竭盡所能對薛蓮好,甚至于在他的心中,“性”是他能帶給薛蓮的最大報償。以致當“性”失去后,他猛然發(fā)現(xiàn)自己的一無所有。
兩個人都錯了,他們從一開始就給自己在婚姻中做出了錯誤的定位�;橐鍪枪降�,付出與給予都是雙方的。藍的錯誤在于沒有體會到被愛,而讓自己活在“一廂情愿”的痛苦假象里;薛蓮的錯在于她一直不能正視自己對藍的愛,即使自己付出了,也一味主觀地視之為同情。
藍最后走向死亡,緣于對自己的深深自責,而給薛蓮留下的,是心中永遠無法褪去的傷痛。
九年的時間過去了,在薛蓮將往事向我們娓娓道來時,我們依然見到了她眼眶中的淚水,如果這都不算愛,那會是什么?
關于療傷
一本書、一首歌、一部電影,它們不是療傷的圣藥,偶爾卻足以沉淀你的心情。只有自己才能撫平自己心頭的傷痛,我們推薦給你的這些,權當是藥引吧。
一首歌
順子《DearFriend》輕輕地吟唱著對“朋友”的思念,痛徹心扉的回憶呼之欲出。推薦給薛蓮,不是要她為那段逝去的愛而繼續(xù)緬懷,只是希望她能重新審視那段也許她從未看清的愛情。
一部電影
李炫勝《觸不到的戀人》(韓國版)
這個世上最可悲的愛情結局,莫過于明明相愛的兩人卻沒有結合�?催^這部電影,學會了珍惜,懂得了很多。
一本書
杜拉斯《情人》
她在黎明前醒來,混濁的淚水在她縱橫交錯的皺紋中輕易滑落。她佝僂在昏黃的燈光下,指間流淌出飽含激情,瘋狂而肆無忌憚的文字。一切只為了祭祀,祭祀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重。(文/楊文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