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天不僅溫度高,濕度也比較大,是腸道傳染病和皮膚病發(fā)病的高峰期,因此,我們在做好防暑降溫工作的同時,還要注意夏季高發(fā)病的預防保健。下面,小編就給大家介紹5種夏季高發(fā)病的預防方法,趕緊來了解一下吧!
1、熱感冒
天熱流汗使我們消耗了大量的能量,加上夏季一般人的胃口都比較差,如果沒有足夠的營養(yǎng)及時補充,*的抵抗力就會隨之下降,很容易感冒。另外,一些人為了貪圖涼爽,在熱得滿頭大汗時喜歡用冷水沖頭或洗冷水澡;睡覺時對著電扇吹個不停;房間里長時間開著空調,導致室內外溫差較大,這些都可以引起夏季感冒的發(fā)生。
預防熱感冒,要注意多喝白開水,一般每次以300毫升至500毫升為宜,必要時可以喝點淡鹽開水。再有,睡眠對治療夏季感冒也頗有幫助,起碼要保證8小時的睡眠時間,晚上洗個溫水澡可以幫助入眠。
2、細菌性痢疾
腸道疾病是夏季的高發(fā)病,而細菌性痢疾是最常見的腸道傳染病之一。蚊蟲傳染則是夏季發(fā)生腸道感染的一個重要途徑。
所以在夏天,當天的食物最好不要放到第二天再吃,因為天熱很容易使食物變質,細菌極易生長。打開的水果,如西瓜盡量要一次吃完或者用保鮮膜將其封好后,再放到冰箱里保存,即使放到冰箱里保存,時間最好也不要超過24小時。
還有,鹵菜是夏天較受人歡迎的菜品,但是,做鹵菜的人如果不注意衛(wèi)生,吃的人也很容易感染病菌,所以最好少吃為妙。
3、熱中風
炎熱的夏季,*出汗較多,而老年*內水分比年輕人要少,加之生理反應遲鈍,所以在夏季最容易“脫水”。
在預防方面,首先是要注意補充水分。老年人要做到“不渴時也要常飲水”。有過中風史的病人,其家屬要時時注意病人癥狀。一般來說,頭昏頭痛、半身麻木酸軟、頻頻打哈欠等都是中風前兆,這些癥狀明顯時,一定要去醫(yī)院就診,切不可視作一般的感冒或疲勞。
防暑降溫要適時、適中,飲食結構要科學合理,多吃一些涼性食物,如苦瓜、皮蛋、蓮子等。“保駕”藥物更要有備無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