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39學會減壓
人在30-40歲時,骨代謝處于相對平穩(wěn)期,骨量丟失緩慢。除了繼續(xù)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也要關注下面幾件事。
1、學會減輕壓力。
此年齡段的人面臨生活工作雙重壓力,皮質醇等壓力激素會抑制骨骼生長,加速骨質流失。抑郁癥對骨骼也有類似的負面影響。因此,調節(jié)好壓力有助保護骨骼健康。
2、孕期補足鈣。
孕期胎兒需要從母體中獲得大量鈣。如果婦女不能獲得充足的鈣和維生素D,日后骨密度會大量減低,嚴重影響生活質量。
3、當心藥物風險。
治療哮喘、炎性腸道疾病、類風濕性關節(jié)炎等的皮質甾類藥物,所含抑制劑等會通過干擾鈣質吸收而損害骨骼健康。服用前最好向醫(yī)生咨詢,加用一些抗骨質疏松藥物。
40-49關注慢病
40歲后,骨質開始緩慢下降,之后的十年內要開始留心自己的身體變化,一些慢性疾病可能會不知不覺盯上你。即使身體很健康,也應開始評估自己的“骨質疏松危險”。
1、注意月經異常。
月經不規(guī)則或出現(xiàn)“跳月”(隔月一次)可能是進入圍絕經期的信號。這時候應該加強力量訓練和主動實施補鈣的骨骼保護計劃。當月經不規(guī)則時,骨密度下降就開始了。
2、當心兩個“骨質竊賊”。
40歲后,甲亢和2型糖尿病發(fā)病率更高,前者會加速骨質流失,后者會增加骨折危險。
3、評估骨質疏松癥危險。
高危因素包括:成人后骨折過、有骨質疏松癥家族史、太瘦、吸煙、絕經過早(40歲前)等�?瘁t(yī)生時,將這些情況如實告知,必要的話接受骨密度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