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親貧血或致小兒缺鐵性貧血
引發(fā)小兒缺鐵性貧血的原因有哪些?引發(fā)小兒缺鐵性貧血的原因有很多,如妊娠期孕婦貧血會加大小兒缺鐵性貧血的幾率,因此預防小兒缺鐵性貧血,要從準媽媽懷孕時開始預防。
小兒缺鐵性貧血癥狀
嬰兒貧血是嬰幼兒時期比較常見的一種癥狀,長期貧血可影響心臟功能及智力發(fā)育。嬰幼兒貧血多數(shù)是因為營養(yǎng)不良造成的。貧血患兒可出現(xiàn)面色蒼白,嘴唇、指甲顏色變淡等;呼吸、心率增快;食欲下降、惡心、腹脹、便秘;精神不振,注意力不集中,情緒易激動等,年長患兒還會出現(xiàn)頭痛、頭暈、眼前 有黑點等,患病時間長的患兒常常會出現(xiàn)容易疲勞、毛發(fā)干枯、生長發(fā)育落后等。缺鐵性貧血的主要表現(xiàn)除了皮膚黏膜逐漸蒼白(嘴唇、指甲顏色表現(xiàn)最明顯)、食 欲降低、嘔吐或腹瀉以外,有的孩子還會出現(xiàn)異食癖如喜歡吃泥土、墻皮等;精神委靡或煩躁不安、注意力不集中、智能下降等。
營養(yǎng)性貧血可分為營養(yǎng)性小紅血球性(缺鐵性)貧血和營養(yǎng)性巨幼紅血球性(維生素B12、葉酸缺乏)貧血。
小兒缺鐵性貧血的原因
1、*內鐵的需求量增加而攝入量相對不足
嬰 幼兒生長速度很快,正常嬰幼兒出生后5個月體重增加1倍,1歲時增加2倍。嬰幼兒在4—6個月后,體內儲存的鐵已經消耗漸盡,如僅以含鐵量少的母乳喂養(yǎng), 可導致缺鐵性貧血。育齡婦女由于妊娠、哺乳,需鐵量增加,加之妊娠期消化功能紊亂,鐵的攝入和吸收不佳,也極易導致貧血。
2、鐵吸收性障礙慢性貧血
動物性食品中的血紅色素鐵可以直接以卟啉鐵的形式被*吸收,吸收率較高非血紅色素鐵的吸收取決于胃腸道的溶解度等因素,多種因素可阻礙鐵的吸收。
3、純母乳喂養(yǎng)會導致嬰幼兒貧血嗎
母乳喂養(yǎng)導致嬰幼兒缺鐵性貧血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①母親本身就貧血,由于自身身體狀況的原因,造成孩子貧血。
② 孩子到了該添加輔食的時候(一般是4—6個月)卻仍然只吃母乳,或添加輔食量較少,或添加不得當都會造成缺鐵性貧血。母乳的消化吸收率雖然很高,遠遠高于 各種配方強化奶粉產品,但是母乳中的含鐵量很低,100克母乳含鐵量一般不超過0.5毫克,而100克配方牛奶(粉)含鐵量可達到5—11毫克。嬰幼兒生 長速度很快,正常嬰幼兒出生后5個月體重增加1倍,1歲增加2倍。嬰幼兒在4—6個月后,體內儲存的鐵已經消耗漸盡,如僅以含鐵量少的母乳喂養(yǎng),或者給嬰 幼兒食用非嬰幼兒配方的奶粉或輔助食品(比如只給孩子喝粥),可導致缺鐵性貧血。
③由于媽媽很難判斷寶寶每次進食的量,如果寶寶長期沒有吃飽,也可能造成貧血。
④某些因素會影響鐵吸收,比如補鈣過多會影響鐵吸收。
因此,媽媽們一定要根據自己的身體狀況對寶寶進行喂養(yǎng)。千萬不要只認為母乳好就不給孩子添加輔食,也不要認為母乳會導致孩子貧血而及早斷奶。
4、是生成不足:包括造血物質如鐵、葉酸、VtB12缺乏導致的營養(yǎng)性貧血和造血功能障礙如再生障礙性貧血;
5、破壞過多:其中一種是紅細胞內在缺陷造成的先天性遺傳性貧血如遺傳性球形紅細胞增多癥、葡萄糖-6-磷酸脫氫酶缺乏癥(亦稱蠶豆病)和地中海貧血,另一種是紅細胞外在因素導致的非遺傳性貧血如新生兒溶血病、自身免疫性溶血、感染性貧血等;
6、丟失過多造成的失血性貧血。如急性大出血、慢性消化道炎癥、寄生蟲病。
7、兒童期貧血多數(shù)是因為營養(yǎng)不良造成的,最常見的是缺鐵性貧血和營養(yǎng)性巨幼紅細胞性貧血(維生素B12、葉酸缺乏),或由于食物搭配不合理、慢性腹瀉、反復感染使得鐵和Vt12、葉酸的吸收障礙等均可引起營養(yǎng)性貧血。
-
準媽媽過春節(jié)五點要注意春節(jié)也是一個合家歡樂喜氣洋洋的季節(jié),而且對于春節(jié)來說也是我們中國傳統(tǒng)的一種節(jié)日,每年的春節(jié)也是比較熱鬧的一個節(jié)日,那么對
-
備孕期間同房 這些壞習慣得改我們的身邊有很多的人們并不知道在備孕期間應該如何正確的同房,才能夠保護我們的身體更加的健康,擁有一個非常好的健康的狀態(tài),
-
給寶寶吃桑葚有什么好處其實我們都知道到了春天的時候也是桑葚大量上市的,而且這個時候可能很多人都習慣性的去給寶寶去吃一點的,其實對于寶寶的好處也
-
新生兒晚上睡覺不踏實怎么辦對于我們的新生兒來說,有很多的寶寶在出生之后睡覺的時候并不是特別的踏實,那么我們對于這樣的現(xiàn)象來說應該怎么辦才是最好的呢
-
冬季寶寶皮膚該如何護理 4點特別重要在冬天里的時候,天氣也是比較寒冷,有很多的人們并不知道應該如何護理我們寶寶的皮膚才是最好的,那么冬天寶寶的皮膚我們應該如
